一旦怎样赚钱都不能比拟自己拥有的财富的时候,天道会盯上谁,那不是最明显的吗?
当皇帝缺钱了,查抄贪官算是基操。+墈,书¨君? .最¨芯*璋*结-庚,鑫.快,
天道对皇帝也是如此,所以,该被查抄的时候,一定要态度好,什么才是态度好,有多少交多少,千万别克扣,就算是买下自己的一条小命了,是从天道这里买下自己的一条小命了,至于能否从人民和下一任皇帝的手中活命,就看昏君是怎样发昏的了。
又要当昏君,又要活命,还要活得好一点儿,果然是个技术活儿啊!
怪不得原主连剧情都没有了,知道了当皇帝要面对的是这样的难题,哪里还能有心情好好活。
“小四儿!”
原随景冲着外头喊了一声,外头的小太监应声进来,毕恭毕敬,满脸谄笑,“陛下!”
“拿我蹴鞠来,好久没玩儿了!”
“好嘞!”小太监应诺着,长长的应诺声分明是故意搞怪逗人笑的,原随景如原主一样,很给面子地笑了笑,催促他一声“快去”,这才见他飞快去拿蹴鞠,很快,蹴鞠在手,人走,门关。^x-x.k`s^g?.+c¨o¢m/
下一刻,原随景瞄准之后,几下就把那块儿匾额“踢”了下来,灰尘散了一地,他的头上也有了些,一个不那么灰扑扑的盒子,被他扔在地上滚了滚,很快,也染上了些许灰尘。
莽撞又似好奇地打开盒子一看,里面的一张纸瞬间染上了几个灰手印,原随景露出跟原主一样的天真(傻)笑来,“嘿,这里面的字我竟然都认识!小四儿,快来看,我发现了什么,父皇遗诏!”
哗啦啦的纸张上,鲜红的章子似才盖上去一样,故意往上面抹了点儿灰的原随景如获至宝,来吧,顾命大臣们,未来属于你们!
第1888章
被写在遗诏上的顾命大臣共有三位, 一位是掌管御书房的贺潜植,其人文名很盛,标准的世家出身, 一身才华也是可圈可点, 文章诗词传世不多, 但所传必是佳品,可谓是清流代表, 或可成为偶像派。
另一位是掌管半数兵马的大将军霍庸,其人正在壮年, 是先帝提拔起来的, 也可算是武将世家出身,其父也曾在他这个职位上发光发热, 这么说吧,要不是他爷爷太过疲软, 可能这个职位会被他们祖孙三代人垄断。*零^点-墈+书· !哽?歆·罪\全~
其人略有几分桀骜, 少年成名嘛, 到现在也还在壮年时期, 可见同期多少优秀子弟都被压在他的盛名之下。
文有贺潜植,武有霍庸,一文一武都是领头的那个, 搞事情的基本格局就具备了, 剩下的一个就是名声有些薄弱,却是政事堂一把好手的杜仁和, 这位外号“杜相”, 是标准的实力派。
如果说贺潜植只是名声好,得人拥护,但真正做事情上还有几分欠缺, 无法把政策落实到底,如同口头虚言一样缥缈,那么杜仁和就是真正干实事的那个政、治家,他是一步步从小官升上来的堂官,其经验比贺潜植丰富多了,更有实干家的水平,算得上是处事沉稳又圆滑的那种人。
先帝曾不止一次夸赞过杜仁和的水平,“可堪为相”,只不过,本朝没有丞相或者相国的职位罢了。
说起本朝的制度,还要“感谢”历史上的若干昏君代表,摄政王没有了,太后专政没有了,军马令天下没有了,连丞相持国都没有了… …原随景知道了那个大秘密之后,再看本朝的制度,就要为先帝叫一声辛苦了,竟然还能保下一个持有全国半数兵马的大将军来,着实是不容易了。
这还要多亏之前先帝孜孜不倦地表示他对霍庸的信任,什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类的,其实都是在给自己的儿子当昏君铺垫啊!
——看见没有,他(霍庸)已经有了半数兵马,你再推一把,他就能上位了啊!你爹我那么信任他,他当上皇帝之后,就是为了表示感恩,应该也不会杀了你,这就是保命的新君啊!
这样想的话,再看剩下的两个,原随景觉得自己能从原主那废成渣的脑袋之中找出这两个名字,应该也不是什么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