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江夏黄祖的援军突然杀到,如同一瓢冷水浇在即将熄灭的战火上,让原本胜券在握的孙策功败垂成。
中军大帐内,牛油烛火将孙策与周瑜的身影映在牛皮帐幕上。
孙策按剑而立,玄色披风随着急促的呼吸起伏,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不甘:"公瑾,刘勋一时半会儿也拿不下,我意先弃此贼,全力攻打黄祖!"
周瑜刚要开口谏言,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报——徐州曹铄来信!"
"曹铄?"两人对视一眼,眼中皆是疑惑。
孙策伸手接过刻着云纹的竹简,指腹摩挲着完好无损的火漆印,猛地将其拆开。
烛火摇曳间,他的脸色愈发阴沉,喉间发出一声闷哼,将竹简重重甩给周瑜。
周瑜展开竹简,目光扫过信里的字句,里面大量曹铄对孙坚的推崇,扬言孙策没有报仇能力的话,自己可以帮他。
周瑜心中己然明了:"主公,此乃曹铄故意激将,想引我军与黄祖死战。"
"激将又如何?"孙策突然拔出佩剑,剑锋削断案头一截烛台,火星西溅,"若黄祖死于曹铄之手,我孙策还有何颜面面对父亲和列祖列宗?还有何面目面对三军将士?"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悲愤,想起父亲孙坚当年战死岘山的惨状,眼眶不禁微微发红。
周瑜默然。他深知,江东军中多是孙坚旧部,这些老将追随孙家多年,对黄祖的仇恨早己刻入骨髓。若不能亲手斩杀仇敌,只怕军心不稳。
"刘勋暂且留他一命。"孙策深吸一口气,将剑还鞘,"以我名义修书一封,就说看在百姓份上暂不攻城,让他尽早归降。"
孙策的目光转向帐外如血的残阳,嘴角勾起一抹狠厉的弧度,"传令张昭,即刻筹备粮草,明年春天,我定要提着黄祖的首级,去父亲坟前告慰英灵!"
军令如山,帐外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传令声。
孙策握紧腰间的虎符,仿佛己经看到了江夏城头飘扬的江东战旗。
而远处,黄祖的营寨灯火点点,他也收到了孙策攻打他的消息,趁着夜色,他连夜渡江返回了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