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屯粮
时家是幽州最大的粮商,想屯粮,绕不过时家。/x?i`n_k′a!n-s′h!u?w,u..*c^o,m_
时砚理顺帐目后,就带着董氏兄弟去时家粮铺买粮。
粮铺掌柜见了少东家,急急上前见礼。时砚温声笑道:“我如今离了时家,不是你们的少东家了。我现在是裴家村的人,今日我是来买粮的。”
时家祖孙两个闹翻,时老太爷大张旗鼓地过继旁支的时砾,粮铺掌柜自然都知晓。
个中内情掌柜们闹不明白,不过,有一点他们看得清楚。时砚现在为裴六姑娘做事,裴六姑娘连匈奴蛮子都杀得人头滚滚,这等人物,时家只能也必须交好。
再者,时砚带着银两来买粮,一切都合规矩。开门做生意的,还怕大客户不成。
掌柜躬身陪笑:“公子要买这么多粮食,就是将这里的库房搬空了也远远不够。公子可以先付定银,小的这就派伙计回去送信,调运粮食,一并送去裴家村。”
时砚微笑道:“大宗粮食买卖,粮价总不能按着市价。就按市价的七成如何?”
掌柜的一脸为难:“公子这是为难小的了。*求\书~帮· ,嶵?歆·章-结.庚¢鑫¨筷·大宗粮食买卖,以前都是市价七成。可现在这世道,粮价到处都在涨。粮食得慢慢卖,以后肯定还会继续涨。也就是公子来,才能买到这么多粮食。换个人,小的早就推脱说没粮可卖了。”
做生意的屯居积奇是常事。时家稳住粮价,没有飞涨,已经十分厚道。这等时候,粮铺其实不愿做大宗粮食买卖。
这都是行内心照不宣的惯例规矩。
时砚笑了一笑:“你说的也有道理,我奉裴六姑娘之命来买粮,今日不能空手回去。七成的粮价太低,再涨一成。”
掌柜的打起精神和时砚周旋,只肯降到九成。
别小看这一成粮价,上万石的粮食买卖,相差的一成粮价可以买入更多的活命粮食。
时砚收敛笑意,淡淡道:“燕郡十县,安乐县已成了空城,昌平县人人拥护裴六姑娘。泉州县雍奴县也向裴六姑娘频频示好。假以时日,或许整个幽州,都要看裴六姑娘的脸色说话行事。”
“六姑娘以八成粮价买粮,给足了时家颜面。如果我今日就只给七成,或者更低,时家敢不敢不做这笔生意?”
掌柜的抽了抽嘴角,满脸苦笑:“这么大的事,小的做不了主。三叶屋 庚歆最哙请公子稍留几日,小的这就让人去送信给老太爷,请老太爷定夺。”
时砚神色依旧淡淡:“我只等五天。五天之内没有回音,我就当时家拒了这笔生意。往日结的善缘,只怕就要一笔勾销了。”
掌柜的送走昔日少东家,连摇头叹气的功夫都没有,火速派人去送信。
送信的伙计一路快马狂奔,两天就到了时家邬堡。
时老太爷这些时日瘦了不少,内火旺盛,嘴角起了两个燎泡。闻言冷笑连连:“这是要仗势欺人了。”
“现在外面粮价飞涨,想以八成粮价来买粮,和明抢有什么区别。回去告诉那个混帐,这笔生意时家不做。让他去别处买粮!”
站在一旁的少年,忙低声劝慰:“伯祖父别说气话。这笔生意肯定是要做的。”
“裴六姑娘手下有几千人,就连燕郡的汤郡守也要忍气吞声。我们时家开门做生意,断然不能和裴六姑娘交恶。”
这个少年,今年十八岁,面容端正,身体康健,正是时砾,如今的时家少东。
时砾比时砚只小了三个月,自小和时砚一同读书学帐目打算盘。时砚东奔西走打点家业经常带着他。在时家的旁支子孙中,是最聪慧的一个。
时老太爷先瞪一眼过去:“怎么还叫伯祖父?”
时砾只得改口:“祖父请听我一言。我们时家在燕郡经营百年,才有了现在的家业。我们是商户,开门做生意,谁出银子我们就卖谁粮食。祖父何必为了和堂兄怄气,将大主顾拒之门外。”
这话听着就顺耳多了。
时老太爷面色缓和了一些:“八成粮价太低了,至少得九成。”
时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