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两个月的男人——
静安把冬儿放到床上,连忙追了出去。她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就这么追出去。
追出去到底要干啥?不干啥,就是狠狠地骂他两句!
但是,出了病房,走廊里却空荡荡的,没有人影。隔壁,传来婴儿的啼哭,还有产妇哄着婴儿的声音。
静安连忙回到病房,把门栓插上。她拿起床上那卷钱,都是大票,她仔细地用手摩挲着钱上凹凸的图案,再看一下钱的号码,知道这沓子钱,是真的。放心了。
这个混蛋,还算有点人味。°比|:?奇-中?文}>网? ¢}ˉ更$]±新±¢最ˉ<¥全>
这一卷钱,是一千块钱。静安理直气壮地揣起来了。他欠我的,应该的!
九光来的时候,静安想把皮夹克的事告诉九光,但又一想,她没说。她要是说了,九光又会训她一次,埋怨她出摊,致使冬儿早产,等等。
既然不说皮夹克的事情,她就没法拿出那一千块钱。于是,她把母亲的二百元拿出来了,又悄悄地从皮夹克给的一千元里,拿出三百,放到一起。
“九光,妈今天给我五百块,明天办理出院,钱要是不够,就花这个。”
九光很感激:“冬儿的姥姥对咱们太够意思了,咱们以后多孝敬老妈。”
但这些钱,九光没拿,让静安收着。他这点特别好,不动静安的钱,静安的亲戚朋友随礼的钱,他都不动。
上一次,就是因为他拿走了抽屉里,静安的朋友来随礼的钱,去他爸那屋玩麻将,导致静安大发脾气,掀了他的麻将桌,他也一生气,打了静安一耳光。
这件事后来不可收拾,静安要离婚。要不是静安的母亲病了,九光送母亲去省城手术,静安真可能跟他离婚。
九光也有记性,再也不动静安的钱。
冬儿出了保温箱之后,一切正常,没有感冒发烧,什么毛病都没有。九光用手推车,将静安母女接回了家。
婆婆见孙女回来了,就来到静安的房间,一进屋,看到孙女,笑着说:“又瘦又黑,赶上捡来的孩子了。”
婆婆伸手要抱冬儿,静安连忙说:“你身上有凉气,在暖气旁站一会儿,再抱冬儿。”
婆婆说:“还有这么多说道啊?丫蛋叫什么?叫冬儿?这是啥名啊,没听说谁家孩子叫过这样的名,不好听,不如叫丫蛋好听。”
静安不喜欢什么丫蛋,她喜欢冬儿。这个名字没人叫才好呢,那她的冬儿就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婆婆在静安的房间里,抱了冬儿一会儿。冬儿还挺好,吭叽两声,奶奶哄了哄,冬儿就不哭了,闭上眼睛,又睡着了。
婆婆说:“静安,奶水够吃吗?”
静安说:“还行,算够吃吧。”
婆婆没再说什么,把冬儿放下,就回去了。九光把炉子烧着了,也去市场出摊。
静安搂着冬儿,在炕上睡了一觉。自从冬儿出生,静安的觉就不够睡。总是感觉困倦,总想躺下睡一觉,一觉睡十个小时才好呢。
但是不行啊,自从有了冬儿,静安的睡觉就变成了一段一段的,从来没有睡到自然醒。
冬儿动一下,她就醒了。冬儿哭一声,她也醒了。冬儿饿了,她要给女儿喂奶。冬儿半夜吃完,不睡,她也不能睡。
母亲给冬儿送来一个炕枕头,像半个褥子那么大的枕头,里面装的是荞麦皮。冬儿睡在这个上面,隔潮隔凉。
中午,婆婆送来一碗饭和菜,热乎的,静安吃了一口。
下午,九光的大姐来了,抱着冬儿稀罕了一会儿,给冬儿买了一套衣服。
公婆在胡同口开个小铺,小姑子也在小铺里帮忙。晚上,小姑子回来,到静安房间里看看冬儿,就回去了。
公公自始至终,都没有过来看一眼他的孙女。
静安不太相信母亲的说的婆家重男轻女。在她生活的那片平民区里,没看见谁重男轻女啊?
在静安的意识里,不知道重男轻女会是什么样。大概就像冬儿爷爷那样,孙女出生快一个月了,也不来看看孙女。
一晃,1994年的二月,就这么过去了。转眼就到了三月份。
三月初的一天下午,刚过四点钟,静安的工友刘艳华来到她家,敲着静安的窗户:“静安,在家吗?”
冬儿刚睡着,静安连忙下地,推开门:“小点声,孩子刚睡着。”
刘艳华手里提着一兜瓜子花生,笑着说:“我这都是压低声音了,小家伙好玩吗?”
刘艳华的身后,竟然站着李宏伟,他手里提着一兜苹果。静安连忙招呼两人进屋。
这天早晨,九光起来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