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最出手落空后就知道眼前的人警惕心非常高,且动作相当迅速,几乎是在他动手的同时,那人扭头就跑,压根没想过要跟他动手。\b_a!i`m¢a-s/y+.+c·o`m¢
林最动作也不慢,立即追了出去。
那人冲出马路,引来一阵骚动,不少车主冒雨探出头来大骂,马路上乱成一团。
人跑了。
天光泛亮。
唐凤书早早起来,她觉得自己的适应能力和胆子真是练出来了,尽管依旧不敢回屋睡,但在小卖部里己经能睡好觉了。
只不过终究是躺椅,她这一把老胳膊老腿的睡一觉醒来难免腰酸背痛。捶着老腰在店门口活动手脚,寻思着待会儿要好好打听消息。
以前店门口总坐着不少人,隔壁支着麻将桌,下午一场晚上一场,天南海北啥都聊。打从这里出过人命,麻将桌也不摆出来了,经过的人最多说几句,冲里头探头探脑却又不敢进来。
要打听消息,守在店里看来是不行了。
得出去转悠!
唐凤书瞄准了附近的菜场,打算去那儿打听消息。
说是菜场其实就是一条摆满各种摊子的街,也没什么规划,沿街摆着乱糟糟的,临街开着不少小馆子,早上卖早点,中午卖点儿面食,生意有好有坏。_x,s+h!a¨n+j~u-e^./c¢o/m!
唐凤书挑了家看起来生意还算不错的,进门要了碗馄饨和包子。因着菜场距离她的小卖部也不远,在这儿附近活动的都是街坊,大多都能叫出名字来。
有个跟她差不多年纪的老太太牵着个小孩儿,“一碗豆浆,一笼汤包。”
跟老板说完环视一圈找位子,“哟,你也在啊,身子咋样了?”
跟唐凤书对上视线后,瞧见她边上还空着个位置,牵着小孩儿过来让小孩儿坐,自己则站在桌子边,“叫奶奶。”
小孩儿脆生生叫了句奶奶,唐凤书笑着应声,冲老太太道:“这是你家老三的孩子吧?哎哟,瞧着就机灵,送他上学啊?”
“皮死了,大清早的嚷嚷着要喝豆浆。”老太太嘴里怨怪,脸上却带着笑意,打量铺子里忙不过来,“帮我看着他。”
说着,熟门熟路去里屋端出来一碗豆浆,又到店门口端来一笼汤包,见孩子伸手要抓,忙拉住他的手,“烫的……”
“你不吃啊?”唐凤书看着老太太站着伺候孙子吃饭,不是怕他烫着就是噎着的样子,自己却一点没有要吃饭的意思。
“我在家吃过稀饭了,我腌了冬瓜,你要吃随时来家拿。`p-i?n?g′f/a`n+w`x`w_.!c+o`m*”老太太一边盯着孙子吃东西,一边跟唐凤书说话,“都养好了?可真吓人,好在命大福大,你可得好好养着。”
“是得好好养着,真倒霉,偏偏让我遇到这种事儿,晦气。”唐凤书撇撇嘴。
“要我说啊,你跟着我念念经,多亏佛祖保佑。”
唐凤书只想说,我不知道是不是佛祖保佑,反正是老天让我来这儿的。
“一首都没功夫问你,你瞅见那人没?”老太太一脸避讳别人听见,却用大家伙儿都能听见的嗓门问道:“真是之前食品公司那个会计他儿子?”
都不用等唐凤书说话,那老太太己经一脸“我懂,我什么都知道”的表情自顾自往下说,“造孽哟,怎么就摊上这样的事儿了,要我说赖他那个后妈,天底下的后娘就没个好东西。”
桌上另外的客人走了,老太太一屁股占了个座位,接着道:“老话说得好,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这不前阵子又折腾了一条人命,就在东大街……”
人命?
“哪儿又闹出人命了?”唐凤书该打听的还没开口,己经被新鲜八卦吸引了全副心神。
“你还不知道呢?哦对,那会儿你还在医院。”老太太这可就来劲了,也不催小孙子快点儿吃,跟唐凤书扯开了话匣子。
“东大街那儿死了个小孩儿,就是那个……那个住在咱樟树脚大会堂那儿的……纱厂上班后来闹离婚又找了一个那个……叫啥来着……”
老太太没想起来名字,根据她描述,唐凤书在记忆里找到了能对上号的人,这年头离婚的可不多。
“驼背他儿子是吧?”
驼背是外号,名字叫啥唐凤书己经想不起来了,只知道那老头是个驼背,比她年纪还大,儿子倒是争气在纱厂上班,还是个主任,后来闹出来离婚的事儿,驼背儿子唐凤书的记忆里还有点儿模糊印象,父子俩的名字叫啥那是一点儿没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