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莹的琥珀色液体,在掌心缓缓流淌。
正此时,那只白鸟再次啼鸣着俯冲而下,喙尖轻触阿风额头,那股温热的感觉顺着发际线传遍全身。阿风只觉眼前一黑,再度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那处熟悉的山洞前,篝火余烬尚存,枣红马正用湿漉漉的鼻尖蹭着他的衣袖。他浑身酥软却并无大碍,掌心的赤羽已凝结成一滴琥珀般通透的树脂,散发着若有若无的甜香。
接下来的几日,阿风在升山的经历愈发诡谲。′m¨z!j+g?y¢n′y,.?c*o′m`他发现山中溪流中游弋着通体透明的鱼儿,透过其身体可见五脏六腑清晰跳动;白日里山风会突然凝结成冰棱状的旋风,将枯叶卷成螺旋形的雕塑;夜间篝火灰烬中常会冒出蓝色的磷火,沿着山径游荡。他将这些奇异现象默默记下,却刻意避开所有可能的危险。
阿风在山洞附近的溪边发现了一处天然石窟,石壁上布满古老的岩画,描绘着先民用玉器祭天、与鸟兽共舞的场景。他仔细临摹了几处图形,忽然发现岩画尽头有一处塌陷的暗洞。好奇心驱使他点燃火把探入,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腐木与金属混合的气息。
洞中石壁上嵌着数排整齐的凹槽,内里残留着干涸的暗红色液体,隐约可见几枚生锈的铜钉。阿风试着抠下一块松动的兽皮,竟被粘得鲜血淋漓——这些凹槽竟然是古法炼丹时用于固定丹鼎的模具!他依稀想起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有位方士曾在太行山支脉以璇玉为药引炼制长生不老药,最终引发山火葬身。
正当他沉思时,洞外突然传来密集的虫鸣声。阿风警觉地躲回暗洞,透过石缝看见一群拇指大小的甲虫正沿着溪流逆游而上,它们的外壳闪烁着金属光泽,尾部拖曳着细长的毒刺。这些甲虫似乎被什么吸引,成群结队地朝山洞方向涌去,洞口的蛛网瞬间被撕扯出无数缺口。
枣红马在洞外发出惊恐的嘶鸣,阿风只见它鬃毛直竖,前蹄陷进地面冒起缕缕青烟。他情急之下抓过一块凹槽里的铜锈,朝甲虫群掷去。铜锈与甲虫外壳碰撞的瞬间,发出类似金属相击的清脆声响,虫群竟如遭遇雷击般纷纷倒毙。阿风这才惊觉,这些名为“蛊金”的甲虫对金属气息异常敏感,而铜锈中残存的丹药成分正是它们的致命克星。
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遭遇后,阿风意识到自己所见所闻已经超出常人理解范畴。他在最后一夜的篝火中烧掉了所有写满奇异经历的竹简,只在羊皮卷背面画下两幅图——一幅是白鸟衔着赤羽飞过黄酸水的景象,另一幅是甲虫兵败在铜锈前的奇景。他将璇玉、琥珀树脂与那片能凝结金属的兽皮一同收入囊中,决定将升山的秘密深埋心底。
当他骑着枣红马离开升山时,回首望去,晨雾中的山峦若隐若现,恰似一幅泼墨山水画。阿风轻轻拍了拍马颈,轻声道:“我们还会回来的,等解开这些谜团的那天。”枣红马长嘶一声,扬蹄奔向远方,只留下一串银铃般的蹄声回荡在山谷,而阿风的旅程,正带着无数未解之谜,向着新的远方延伸……
【标题】:《升山奇遇续章:丹心玉魄》
【正文】:
阿风沿着黄酸水畔策马疾驰,枣红马的鬃毛被山风高高扬起,宛如燃烧的火焰。他望向溪边,那片曾发现璇玉的水域此刻泛着幽蓝的光——正是前夜月圆时分,溪底的玉石会反射月华形成神秘光环。阿风勒住缰绳,从行囊中取出那块在山洞中凝结的琥珀树脂,轻轻摩挲着其中悬浮的赤色羽屑。
\"喀——\"一声清脆的破裂声刺破山林,阿风惊得差点摔下马背。只见琥珀表面竟绽开蛛网状的裂痕,赤羽像被唤醒般开始微微颤动。他慌忙将树脂贴在耳边,却听到类似心跳的低频震动。正此时,溪边的璇玉突然齐齐浮出水面,在月光下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最中心的玉块正对着琥珀缓缓旋转。
阿风屏息凝视,忽然察觉到一股奇异的吸力。他的手指不由自主松开缰绳,琥珀脱手而出,在半空中划出一道抛物线,精准地嵌入溪中那块发光的璇玉孔隙。刹那间,整个山谷被蓝光吞没,阿风只觉一股强大的灵力顺着手指涌入体内,丹田处竟隐隐鼓胀起来。
当他重新睁开双眼时,月色已黯淡无光。枣红马正用湿漉漉的鼻子拱着他的衣袖,而溪边的璇玉已尽数沉入水底,唯独那块嵌着琥珀的玉佩漂浮在水面上,散发出若有若无的七彩虹晕。阿风拾起玉佩,发现其背面竟浮现了两行篆文:\"丹心照玉魄,灵山启玄机\"。
正在阿风出神时,远处山林传来密集的梆子声。他迅速藏身于灌木丛后,透过缝隙看见一群头戴兽面面具的山民正抬着巨大的蒲草编成的神轿缓缓行进。这些山民浑身涂满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