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她不想回答的样子,襄国长公主却容不得李昭说一个不字,就算李昭想不说话她也一样不能容。~幻_想^姬` ¨罪\辛·漳¨洁,哽^芯~快,
襄国长公主半响没有说话,最终还是冲着李昭轻声地叹道:“从现在开始,不管你说什么,我都恕你无罪,你只要与我老老实实的答话可行?”
听完这话李昭都在想了,襄国长公主是吃错了药了吧,这么的说话,怎么可能。
襄国长公主道:“天下叛乱四起,皇兄不断地派人去镇压,可是越是镇压,越来越多的人起义,为什么会成这个样子?”
敢情是寻人解决办法没寻到,而且看情况还越发的不像样,襄国长公主哪怕从前不相信李昭的话,想想李昭能够放了那些叛军,而且为此下狱都在所不惜。
她也曾听过百姓们说过的话,知道在他们的口中,他们推崇的竟然是李昭这样的人。
“长公主在意百姓们的想法吗?”李昭询问,襄国长公主道:“大隋最大的敌人是世族。”
“世族,这个说起来原本是没错的,可是也不尽是。/x.i~a\o′s?h`u′o\z/h~a+i+.¢c¢o,m^陛下出征高句丽本来是为了对付世族,虽然我不清楚陛下具体如何实施的,可是失败了是真的,而且还为此令无数的百姓惨死。世族没事,百姓死了,陛下与长公主都不以为然的是不是?”
别以为李昭没看出来,要是真拿百姓当回事,杨广从一开始就不会那么玩。
兴兵百万灭一个高句丽,有必要这么多人吗?
为将士押送粮草的民夫比将士还要多,将士要吃食,百姓就不要了?
让人做事却又不想让人吃饱,天底下会有这么便宜的事?
多少人死在高句丽一战中?又有多少的人落入高句丽的手里,有家
不能归?
不拿百姓当回事,眼见百姓开始站起来了,他们又开始害怕了。
不,一开始还是不怕,若是怕的话,李昭放人的时候他们应该感到高兴的才是,可是他们却没有觉得高兴,反而不高兴,更为此想处置李昭。
“长公主当初知道我不仅放了叛军,还把朝廷的粮草给他们的时候,长公主是什么样的心情?”李昭纯属好奇,是襄国长公主自己说的,她可以畅所欲言,说都说了,李昭也就说到底。¢萝-拉?晓-说! +追·罪,欣?章-踕,
襄国长公主道:“粮食是朝廷的,朝中也缺粮食。”
李昭闻之笑了,“我说粮食是百姓的,长公主认同吗?”
本能就拧紧了眉头,襄国长公主自然是不认同的,杨玄感当日叛乱,捉住的就是自己押运粮草的好机会,因而趁着关内空虚,伺机而动,他军中的所有粮食都是朝廷的。
李昭不需要襄国长公主的回答,就她拧着眉的样子她也就明白了,襄国长公主并不认同。
粮食入了大隋的粮库,便都是大隋的,也是他们杨家的,故而李昭给了百姓,襄国长公主不喜。
不喜而不言明,李昭道:“长公主明白大隋之乱因何而起了吗?”
襄国长公主道:“自然是因为世族,若非他们鼓动人心,如杨玄感等人,岂会有诸多的事。”
……襄国长公主还是认定了世族才是乱这天下的根本,李昭就算再告诉她是百姓乱这天下的根本,难道襄国长公主就能相信了?
李昭忧伤啊,有些话想说,又说不出口,心里早就想定的人,也听不进李昭的话!
“你有话却不愿意与我直说。”襄国长公主不笨,李昭的样子分明是有许多话想跟她说,却一直没有说出口。
李昭道:“长公主此来不是想听我说话的,而是有事要我去办,我说什么并无关系,只要能办好长公主想要我办的事即可。”
襄国长公主心知有很多话就算想从李昭的嘴里问出来也未必可以问出来,故而半响没有作声,只是朝着李昭道:“走吧。”
招呼李昭跟她走,好像方才那失去了精气神的人并不是她。
李昭却认为,这样的襄国长公主才是襄国长公主,方才那似乎倍受打击,惨不忍睹的襄国长公主就
是一时出了差错。
“我与皇上为你讨了一份差事。”襄国长公主带着李昭走到驿站去,身为公主,自有人为她打理好一切,入住一切都安排妥当,而她只要出现。
襄国长公主走到房中,随意地坐下,朝着李昭开口,李昭道:“请长公主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