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好胆!”
章旷狐疑,我想要和杨太妃认个远房亲戚,有何难?
大家都是成都人,就说章家杨家是远亲,有什么问题吗?谁会去查?
再说了就算去查,那查出来也必然就是远亲,大家都是成都本地人,祖上谁没通过婚啊?
而杨景宗想的是:狗日的他居然盯上公主了。00暁说蛧 哽辛蕞哙
章旷要是知道,一定会:我哪儿知道杨太妃还有个女儿?我可没说!
杨景宗起身:“你的话,我会带到的。”
说着,杨景宗丢下一个令牌:“皇城司行长令。”
所谓行就是快行,也就是传递命令的。
而行长就是传递命令的,但品级比快行高,令牌更高级。
章旷乐了:“我也是混上当行长了。”
杨景宗:“不是真让你当行长,如果有事要在天下行走,就出示令牌。”
“当然,一旦你出示令牌,很快附近的皇城司成员就会找到你帮你办事,如果发现你是干为违王法的事情,可是会清理门户的。”
章旷收下令牌:“没问题。”
杨景宗都要走了,又回头:“你写的那个书,反正我也是要查的,不如直接给我一套?”
章旷的书,都已经印刷了,只是一只没拿出去卖而已。
这种事情,皇城司当然一清二楚,学院里也是有皇城司的探子的,准确的说叫做院子。
章旷想了一下,拿出了上中下三策,给了杨景宗。
杨景宗收了起来。
马车上,杨景宗看向了手里的书。
“《少年包青天》?什么东西?”
翻开一看,第一句写的是。
“不知道是什么朝代,不知道是哪方世界,与今朝很相似。”
“有一国名为宋,有一城名为庐州,庐州有一名青年,面黑如铁,额头有一弯月牙,名叫包拯。”
这下杨景宗知道了,包拯,他认识。
怎么可能不认识包拯,那可是刘筠的学生。
小说?杂记?他为什么用包拯做主角不用自己?
那第一句不知道什么朝代不知道哪个地方的世界,有个大宋,是什么说法?
杨景宗马上反应了过来。
这是防皇城司防天牢防秘书监免责申明!
狗东西!
这套路一出来,估计马上就会有人学吧?
等一下!
杨景宗又从新看了一下开头,这才意识到,这根本不是雅言,而是以大白话的形式写的,因为和平民说话特别类似,所以杨景宗一下就看懂了。
这是!以白话行文?
杨景宗闷头看了起来。
马车一路往东京前进,杨景宗沉迷其中。
别的不说,光是第一章就把杨景宗给迷傻了,代入感太强了!
章旷写的时候把后面有些桥段调整了一下顺序。
比如把大哥分走了大部分财产,包拯准备参加科考问有钱的大哥要一些盘缠,结果被对付了事,然后大嫂还喷包拯,你这个尖嘴猴腮脸黑的像煤炭的家伙还想中进士?还想扬名立万?
寒窗苦读的学子大多清瘦,肯定一下就被激起愤怒:老子瘦怎么了?
杨景宗以前也很瘦,也是代入感很强:“老子还不是扬名立万了?”
其实这一段是《范进中举》中的套路,前面主角被喷多惨,后面就有多爽。
然后才是电视剧的第一个场面,名场面铜钱浮油。
“所有人的铜钱上都没有油。而你的有油花浮出水面。”
“你的生计又怎么会让铜钱染上油?所有人中,只有屠夫卖猪肉时铜钱上沾满了油,才会这样。也就是说你的这一袋钱,其实就是屠夫丢掉的那一袋钱。”
装神棍问话的包拯,最终用油花浮出水面,证明了铜钱的归属,这一段在全世界都是经典案例,电视剧版用这个故事开头,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