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清了清嗓子,道:“众卿,朕今日让你们品尝此糖,并非只是为了炫耀。”
“朕打算,在岭南之地,大力开办制糖厂,推广种植甘蔗,大规模生产此等白砂糖!”
此言一出,众臣皆是一愣。
在岭南开办制糖厂?
为何是岭南?
那地方山高水远,瘴气弥漫,僚人又素来不服王化,屡有叛乱。
在那里投资建厂,风险也太大了吧?
而且,就算这糖再好,也不过是口腹之欲。
值得朝廷如此大动干戈吗?
李世民将众人的疑惑尽收眼底。
微微一笑,也不解释,而是反问道。
“众卿可知,岭南僚民,为何屡屡生乱?”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回答的无非还是地势险峻、民风彪悍、教化不足之类的老话。
李世民摇了摇头。
这才将李贞那番“缺粮论”和“以糖换粮,安抚僚民”的计策。
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当然,在他口中。
这自然是他李世民深思熟虑,洞察民情之后,才想出来的绝世妙计。
至于李贞……嗯,那小子提供了制糖之法,也是有功的嘛!
当李世民说完之后,整个太极殿再次陷入了寂静。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一个个目瞪口呆。
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用制糖产业来换取粮食,解决岭南僚民的生计问题。
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叛乱的根源?
这……这简首是……神来之笔啊!
过了许久。
房玄龄才倒吸一口凉气。
满脸敬佩地躬身道:“陛下圣明!”
“此策……此策釜底抽薪,不战而屈人之兵,实乃安邦定国之无上良策啊!”
杜如晦也是抚掌赞叹:“妙!实在是妙!”
“以利诱之,以厚生之,则民心自附!”
“如此一来,岭南之地,可不费一兵一卒而定!”
“陛下高瞻远瞩,臣等万万不及!”
计策己定。
李世民龙心大悦。
当即便看向房玄龄。
“玄龄,此事便交由你去办。”
“你即刻草拟圣旨,再派一名得力干将。”
“携带朕的旨意与这白砂糖,火速前往岭南,宣召冯盎入京!”
冯盎,耿国公。
乃是岭南最有实力的豪强。
手握重兵,几乎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让他入京。
可不是一件小事。
房玄龄闻言,面露一丝忧色,躬身道。
“陛下,冯盎此人,雄踞岭南多年,手握兵权,性情多疑。”
“朝廷突然宣召,又送上这闻所未闻的白砂糖。”
“他……他会不会以为这是朝廷的什么计策,心中生疑,反而不敢前来?”
这确实是个问题。
冯盎要是以为这是鸿门宴。
来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那朝廷的面子可就丢大了。
“哈哈哈!”
李世民却像是早有预料。
自信满满地一挥手。
“无妨!”
“你只需在圣旨中,将朕的制糖大计,原原本本地告知于他!”
“朕相信,冯盎是个聪明人。”
“他会明白,这对他,对整个岭南的僚民,意味着什么!”
“这白砂糖,不是毒药。”
“而是能让岭南百姓吃饱饭的无上珍宝!”
“他没有理由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