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哼了一声,心里却有些无奈。
这小子,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不过,想到那精盐和“以工代赈”的法子,他又觉得,这小子虽然皮了点,但脑子确实好使。
“哼,随你们去!”李世民甩了甩袖子,转身走了。
心里琢磨着,等哪天有空,自己微服私访,偷偷去看看。
…………
弘文馆。
一群年轻的学子们正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听说了吗?汉王殿下又搞出大动静了!”
“什么动静?是那能亩产两千斤的杂交水稻,还是那雪白如玉的精盐?”
“都有!都有!据说啊,河东道的赈灾,汉王殿下也献了奇策,叫什么‘以工代赈’,效果好得很呢!”
“我的天!这位汉王殿下才六岁吧?这脑子是怎么长的?简首是妖孽啊!”
“谁说不是呢!想我六岁的时候,还在跟夫子背‘天地玄黄’呢,人家汉王殿下己经开始利国利民了!”
“唉,人比人,气死人啊!”
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语气中充满了惊叹和羡慕。
就在这时,弘文馆的祭酒,当世大儒孔颖达,以及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李纲,并肩走了进来。
两人面色严肃,径首走向了弘文馆内平日里给博士们讲学的高台。
学子们见状,纷纷安静下来,以为两位大儒要开讲。
谁知,孔颖达和李纲对视一眼,深吸一口气,然后齐齐朝着一个方向,整理衣冠,躬身下拜。
“学生孔颖达(李纲),拜见师尊!”
声音洪亮,态度虔诚。
“哗——!”
整个弘文馆瞬间炸开了锅!
所有学子都目瞪口呆,下巴掉了一地。
孔祭酒?李学士?他们……他们在拜谁为师?
而且,还自称“学生”?
这……这是什么情况?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众人顺着他们拜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穿着锦衣的小小身影,正一脸无奈地站在那里。
正是汉王李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