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什么。
只让对方带路。
前去拜访那县太爷。
在路上,掌柜的还在传授着一些人情礼节,说着其中的礼数,“我已经为老爷备好了礼品,此次登门并不是县太爷的家,而是咱们城中一位大族,人称王大先生。”
对方原本是一个读书人。
曾经也做过官。
但后来官运不顺,便辞职归故乡,此人特别重视乡亲,对读书人特别的照顾,凡是有上门拜访的、请教的,都一一有回应,无论出身贫寒和富贵,一视同仁。
甚至对出身贫寒的,还会给予些许帮助。
当年这吕县太爷落魄时,便受过对方的帮助。
多有恩情回报。
“咱们这一次,就是托了王老爷子的人情,要不是他老爷子在中间牵线搭桥,恐怕现在今日难成此事。”
掌柜的说出此中难处,似乎对那王老先生颇有躬敬之意,言语之中尽是钦佩和感激。
只因为自古读书都不容易。
书籍昂贵至极。
毛笔、墨水、纸张这些消耗品更是一笔负担。
最难的是,难得名师!
那些书籍若是没有名师指点,没有批注的话,光凭自己去读,不知道要消耗多少岁月,多走多少弯路。
哪怕是日后的白话文,也难倒了不知道多少考公考研的,反正想要去考,第一件事就是要去找一些名师的书和视频,要不然想要上岸?艰难至极!
就连张天曾经都花了大几百在考公课上,但等他发现老家的工资明明只有2500,三个岗位却有1000个人报名时,顿时两眼一黑,选择弃工从商了。
而在古代,读书就是通天路,一旦考上了,下来就是县长加县官员,哪个不迷糊啊?
助人逆天改命。
张天也忍不住点头,“确实是个了不得的!”
他跟随掌柜的而去,对方打点好了,直接就见到了县太爷和那王老爷子,二人在花园之中意一边观鱼一边对弈。
张天看不懂。
便静静的站在一旁。
王老爷子主动搭话,询问张天的来历,显然是打听底细,张天直接当场故作苦笑,“小子已近而立之年,本应该成家立业,绵延家族香火,但如今一心寻仙问道,只让家族蒙羞,不敢提及也。”
编来历会有疏缺。
他这个理由找得极好。
毕竟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格外重视家族传承,毕竟再穷的人,不可能代代都穷,而在富贵的人家,只要没有后代传承,转眼就是空中云烟。
那县太爷和王老爷子听在耳中,便不再多言。
转眼便提起了正事。
“你想打听一些奇异之事,本县之中确实有一些,都是有根有据,派那些衙役奔走,核实过的。”
“其中最为奇特的”
那县太爷不由摸了摸胡子,感慨道,“就是那如意山的奇牛!”
“口吐人言。”
“喜欢吃橙子。”
吃橙子的牛?
张天顿时面色古怪,总感觉甚是耳熟,象是从哪听过似的,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