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壤滋养、正在不断生长的神奇土地,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
林臻自问自答,语气充满煽动性:“他们会疯狂,会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在那块神土上占有一席之地!买地,盖房,开商铺,建码头,他们会象疯了一样,挥舞着银两,争相恐后地把他们的金山银山砸向沪县,砸向崇明岛!”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一丝缝隙,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仿佛看到了未来那片土地上即将掀起的财富狂潮:
“既然如此,本世子何不顺水推舟呢?本世子就在沪县,就在这息壤之地再建一个经济特区!制定规则,划分局域,公开拍卖土地!让那些被神迹冲昏头脑的商人们,心甘情愿地、争先恐后地把他们的银子送到本世子手里!然后,本世子再用这些钱,去修路、建港、筑城!真正地开发沪县!把这片神土,变成真正的聚宝盆!摇钱树!”
慕容嫣听得心潮澎湃!
她虽然不太懂具体的经济运作,但林臻描绘的这幅空手套白狼、借鸡生蛋的宏伟蓝图,让她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巨大利益和深远意义!
她眼中闪铄着兴奋的光芒:“原来如此!夫君此计妙啊!简直是神来之笔!利用神迹之名,行开发之实!将天下商贾玩弄于股掌之间,为我所用!”
但兴奋过后,她秀眉微蹙,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可是夫君啊,沪县真的合适吗?朕听闻那里湿气重,蚊虫多,并非宜居之地。?看?书¢£,屋??? ÷?更ˉ新?最~/快±%<辽东那边,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为何不在辽东开辟特区?”
林臻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慕容嫣,语气斩钉截铁:“不!沪县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放眼整个大干,甚至整个天下,都找不到第二个如此完美的地方!”
他走回慕容嫣面前,再次伸出手指,在空中虚点:“你看!沪县位于长江入海口!背靠最富庶的江南腹地,丝绸、茶叶、瓷器、粮食,物产之丰饶,冠绝天下。而长江,就是一条流淌的黄金水道,它将江南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沪县!”
他手指指向东方:“而沪县面朝东海,拥有天然的深水良港雏形,稍加疏浚、建设,便能停泊巨大的海船。向东,可通高丽、东瀛;向南,可达闽粤、南洋;向西,更可远航西洋诸国!这是连接内陆与海洋的绝佳跳板!是未来掌控海上贸易、沟通世界的咽喉要道!”
林臻的声音充满了激情和远见:“辽东虽好,但偏居一隅,气候苦寒,远离帝国经济内核,交通不便。而沪县,它将是撬动整个大干经济的支点,是汇聚天下财富的旋涡!在这里创建特区,吸引八方商贾,发展海运贸易,带动江南乃至全国百业兴盛。让大干的货物营销四海,让海外的珍宝流入大干!让国库充盈!让百姓富裕!”
“百姓富足了,生活安定了,自然会对朝廷感恩戴德,对大干更有归属感!这才是真正的国富民强,长治久安之道!沪县特区,就是这盘大棋的关键一步!非它不可!”
慕容嫣被林臻这番充满激情和远见的论述彻底震撼了!
她仿佛看到了一个由沪县特区点燃、最终燎原整个大干的盛世画卷!
她眼中充满了对林臻的钦佩和信任,用力地点点头:“夫君深谋远虑,臣妾明白了!沪县特区,势在必行!”
她随即关切地问道:“那夫君打算亲自去主持大局吗?何时动身?”
“恩,”林臻点点头,神色恢复沉稳,“此事关系重大,非我亲临不可。前期布局、规则制定、各方协调,都需要我亲自坐镇。这几天就要准备出发了。”
慕容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但很快被理解和支持取代。
她忽然想起什么,说道:“对了,夫君,朕给你派去一个状元郎,叫萧寒舟的。这小子有点意思,放着唾手可得的翰林清贵之位不要,非要跟着你学习杂学。朕拗不过他,就让他去王府报到了。这次去沪县,不如把他带上?让他跟着你历练历练,或许是个可造之材?”
“萧寒舟?”林臻微微挑眉,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听到状元郎、不要翰林、跟着学习杂学这几个关键词,眼中闪过一丝兴味。
这倒是个意外收获。
他并未多问,只是点点头:“既然是陛下推荐的人才,想必有过人之处。带上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