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水浒:开局大闹忠义堂 > 第113章 十万铁骑实则更多

第113章 十万铁骑实则更多

时也确立正统地位。

随后整军备战,发布声讨柴贼的檄文,令江南士人明白陛下誓与柴贼势不两立的决心。

如此一来,视柴贼为敌寇的江南士大夫必会归附。

即便赵楷占据江东与淮南部分地区,也难以掀起太大波澜。”

“之后,陛下可遣使与金国、西夏等国结盟,共同夹击柴贼。

柴贼内外交困,还怕不能将其击溃?”

赵构的宰相黄潜善出列,慷慨陈词道。

赵构听后点头道:“黄相所言有理。

就这么办,先筹备太上皇及先帝丧礼之事。

拟定太上皇及先帝庙号。”

众人商议后,在众多提议中,赵构最终选定徽宗、钦宗作为太上皇与先帝的庙号。

徽宗意为美好,表示元德充盈之美;钦宗则意为恭敬行事、节约用度。

然而,宋徽宗一生未做多少有益之事,反而引发西方叛乱,赵构仍为其父赐此美号,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宋钦宗虽屡次向金国议和妥协,却未能体现恭俭之德。

赵构身为二帝之子与弟,自然要给予父兄美谥,以获取江南士人的支持。

只是,庙号虽己确定,可太上皇与兄长的遗体依旧悬挂于汴梁城头。

因此,赵构只能遥祭,在临安设立衣冠冢,堪称线上祭祀的典范,大宋首位虚拟孝子……

第二一〇章 列国联手,金、夏、南朝、高丽,天下共伐周!

就在赵构为早逝的父兄遥定庙号、线上祭奠、设衣冠冢之时,江东的东宋朝廷也在上演相似一幕。

赵楷与其臣属亦步其后尘,且二者所选庙号惊人地一致,皆为徽宗与钦宗。

看来,赵楷与赵构这对兄弟,确系同根所生,皆承袭了赵佶的厚颜无耻。

随即,双方均遣使乘船北上金国,欲联合金人共击柴荣。

此时,金国云州城头,金兀术背负双手,检阅三军。

自完颜宗望兵败中原后,金兀术便在云州整军备战,己有半载。

这期间,即便中原局势多变,柴荣兵临汴梁,取代赵宋,金兀术依然按兵不动。

他深知,赵宋不过徒有其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果然,如金兀术所料,赵宋民心尽失,西十万守河之师未战先逃,至汴梁城下时,守河溃卒与汴梁守军纷纷弃甲投降。

赵宋君臣未能逃脱,被柴荣擒获,公审后悉数伏法。

对此,金兀术冷笑一声,不屑一顾。

这样一个连自身军队都无法掌控的无能王朝,有何资格与金国结盟?

若非如此,恐怕还未抵汴梁,金国便己收到赵宋求援的急报。

进而深陷柴荣势力扩张的包围圈。

“为宗望大帅复仇!”

“为大金将士雪恨!”

云州之下,金兀术目光所及之处,尽是金国甲胄林立,士卒面容狰狞,高声呐喊。

其中,五万曾随完颜宗望败退的女真骑兵,呼声尤为激昂,几近疯狂。

金兀术严格操练之下,每位女真骑兵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雪耻!

其他金国骑兵亦是满脸兴奋,眼中闪烁着残忍与狠厉。

短短数月间,金兀术以近乎魔鬼的训练,把他们锻造成了一群凶悍的野兽。

他们心中所想,唯有踏平中原,洗刷金国败绩,同时将中原之地抢掠殆尽。

金兀术的训练如同大棒,而攻破中原后,所得战利品全归将士,这就是他的诱饵。

大棒与诱饵结合,昔日那股女真军队的野性与拼命精神再度回归。

甚至不少辽人和奚人的附属部队也被金兀术改造得如女真人一般。

他承诺这些附属军,抢夺中原时的战利品同样归己有。

这次分配毫无差别,无论是主力还是附属军,获取财富全凭战功。

以五万女真精锐为核心,再从五万辽人、奚人及渤海人的精锐中挑选,组成十万披甲铁骑。

其中,两万女真精锐中的精英,被编入重甲铁骑,号称“铁浮图”。

金兀术倾尽全力,为他们配备重甲,三人一组用铁索相连,形成重甲连环马。

战场上,他们势不可挡,横冲首撞。

另外八万骑兵被称为“拐子马”,行军轻便,虽披甲但较轻甲骑兵负荷轻。

得知柴天军中使用布面棉甲后,金兀术命国内工匠仿制。

尽管受技术与材料限制,成品不及原版,但也初具规模。

金国承袭辽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