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寒月点点头:“个中详情,说来话长,以后有机会再跟师妹慢慢说道。\t*i^a\n*l,a,i.s,k/.?c.o?m¢”
说话间,两人已至膳厅,清粥小菜已备好,冒着腾腾热气,散发阵阵清香。
“师妹,尝尝这荷叶粥。”柳寒月给熊少卿盛了半碗。
熊少卿拿起汤匙舀了一小口,荷叶的清香在口中扩散,与味蕾产生微妙的交融,仿若置身荷塘。
两人又吃了些佐餐小菜,饭罢,回房歇息。
夜渐深沉,熊少卿静静地坐在青石浴池中,双眼微闭,清除杂念,享受这一刻的宁静。随着身体放松,她的心情也变得舒畅,嘴角不禁勾起一抹微笑。
她脑中回荡着虞国的民间小调,开口吟唱,歌声中透露出一种自由不羁。此时,她听见阵阵琴音,如丝如缕,细腻婉转,曲调竟跟自己所唱暗暗相合。
这是谁在弹琴,竟能和我的歌声如此契合。\x·q?i+s,h¢e*n¢.?c_o′m¢
两人的声音再次交汇,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温馨欢快。周围的花草似乎也被这和谐的旋律感染,散发出淡淡幽香。
第9章 农家院温情脉脉,玄冰营意气洋洋
六日后,柳寒月来卧房找熊少卿,告知户籍已办妥,还在京郊寻到无子女的熊姓人家,将相关信息细细说与她,好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
熊少卿听得认真,一一记在心里,她暗自琢磨,师姐办事如此周全,真让人安心。
“师妹,既已落户熊家,我们于情于理当去看望二老,现在可以出发吗?”柳寒月温和询问。
“好,师姐,我们走。”熊少卿嘴上应得干脆,可心里内心却有些打鼓,毕竟是第一次见面,难免忐忑,但她相信,师姐的安排,定不会差。
两人上街采买了一些见面礼,便一同坐上马车,朝西城门而去。?3-8/墈^书?罔^ -耕,薪\蕞,哙*约莫过了一个时辰,来到一处农家院落。
稻草编织的篱笆围出一块菜园,瓜蔓顺着竹架攀爬,在阳光下肆意生长。几只母鸡在园边踱步,时不时发出“咕咕”声,一只小黄狗趴在门前,眯着眼晒太阳。
屋檐下,竹竿上晾晒着洗净的衣物,衣物随风轻轻摇曳。一旁,木制水车静静伫立,旁边是一口清澈见底的水井。
柳寒月走上前,轻叩柴扉,声音清朗:“熊叔熊婶在吗?你们的闺女来了。”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对年近五十的夫妇出现在门口。他们衣着简朴,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
“快请进。”
熊育东笑得合不拢嘴,转头对身旁的成君说:“老婆子,快泡茶。”
“诶,诶。”成君应道,那尾音里都带着欢喜。
柳寒月和熊少卿在桌旁坐下,不一会儿,粗茶泡上,热气腾腾,茶香弥漫。
柳寒月浅饮一口,微微一笑:“这位便是你们的义女,熊少卿。”
熊氏夫妇上下打量着面前的熊少卿,见她身着深青色劲装,衣领处绣着淡淡的银边,简约又不失精致。头发高高束起,用一根乌木簪固定。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勾勒出轮廓分明的脸庞。她眼眸深邃,像藏着星辰,透着坚毅。
眉毛浓密,微微上挑,更添几分英气。鼻梁挺直,线条流畅,脸颊上还有两个浅浅的梨涡。
“少卿见过义父义母。”熊少卿拱手行礼,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气质。
熊氏夫妇一看便知,这孩子绝非寻常人,往后怕是难常伴左右。可即便如此,他们眼中还是充满感动。
两人对视一眼,熊育东笑着说:“我们老来无子,今天真是多亏了老天爷,才有缘分。孩子,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义父义母,这是我和师姐的一点心意。”熊少卿微微欠身,将礼物轻轻置于桌上,目光真挚。
“这孩子,真是有心了。往后我们可要享福了。”熊育东笑着看向成君,“老婆子,快去做几道拿手好菜。”
到了中午,农家小院里欢声笑语,满是温馨。
餐桌上摆满了山野小菜:翠绿的豆角炒得恰到好处,散发着清香,一盘红椒拌木耳,颜色鲜亮,吃起来脆嫩爽口;还有那一碗自家腌制的酸菜,酸中带甜,特别开胃。
最显眼的,是一只炖得软烂的土鸡,汤汁浓郁,鸡肉鲜嫩,热气腾腾,香味扑鼻。
四人围坐桌旁,享用美食。柳寒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