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流水线作业
工部在永定河一处码头专门设了一处工坊。·小^说^宅\ ^更`新′最.全¨
东南的战舰就是从这製造而来。
弘治十四年,六月初,陈策早起,前院的菜园中又开始有收穫。
这一两年陈策零零散散的收穫了很多东西,不过大都是知识类的书籍,不多做表。
今日却出现了意外。
你收穫了*红衣大炮製造图纸】
明朝现在的火器技术已经十分发达,火炮早就被研发出来,红衣大炮虽然算不上什么特別先进的发明,但最起码比明朝现有的火炮更具备优势。
陈策將图纸放回书房,然后穿戴好衣衫朝永定河造船工坊走去。
他现在身监督工的身份,这段时间工部都水司一直在大量採购柚木,製造船体的各种拼接材料,陈策没有去督工。
今日工坊开始正式船只的建设製造,所以陈策才打算去工坊看一看。
等他抵达工坊的时候,工部都水司的官吏都在卖力指挥工匠们製造庞大的战舰。
工部尚书徐贯今日也亲临工坊指挥。
虽说朝鲜那边的危机解除,但大明的战舰也必须要快点建造出来,早日投入到东海倭岛。^j+y*b/d+s+j\.!c-o′m-
因为东南的倭寇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大明战舰现在显得格外重要。
等陈策抵达工坊的时候,徐贯面色严肃的迎接陈策,道:“纯简,你来了。”
陈策嗯了一声,微微頷首,问徐贯道:“进度如何?”
徐贯压力很大,柚木的购买十分困难,单前期购买柚木都足足耗费一个多月的工期,按照皇上三个月的工期期限,显然建设不出来十艘战舰。
陈策蹙眉在工坊走了一圈,忽然问徐贯道:“他们该不会这么多人,一天就负责製造一艘战舰吧?”
徐贯:“?”
“不然如何?”
陈策摇摇头道:“不对,为什么不让他们用流水线生產?”
徐贯还没听过这个新词,一脸狐疑的看著徐贯,脸上写满了迷茫。
这依旧不对。
记得流水线生產,早在秦朝就有过记录啊。
陈策解释道:“就是每个工匠只负责造出其中某一个零件,或是其中的一道工序,最后所有的零件和工序匯总组装起来。”
“如果这些人全部集中在一起製造整体的船只结构,这得多么浪费时间?”
“按照流水作业,製造甲板的专门负责製造甲板,製造底座的专门製造底座……”
徐贯从最初的迷茫,到渐渐地豁然,再到最后瞭然,现在则是,面庞开始激动的红润起来,伸著手重重拍著陈策的肩膀,兴奋的道:“纯简!著哇!”
陈策被拍的猛烈咳嗽起来,倒是將徐贯嚇的不轻。?2`8_l\u`._n`e′t¢
陈策摆手:“没事。”
徐贯很快就问道:“这所谓的流水作业,是否也可以用来放在生產其他物件上,比如纺织机、曲辕犁等。”
陈策反问道:“以前工部难道不是这么生產的?”
徐贯很惭愧,不是。
他不再囉嗦,在明白流水作业的原理之后,立刻开始组织工部换做一种生產方式重新建设製造船只。
……
陈策这个监工实际也就是甩手掌柜,平常很少来工坊,外行指挥內行永远不是一个正確的选择。
在確定流水作业之后,工部建设战舰的速度比往日快了很多。
徐贯在回工部后,亲自用纺织机做过实验,同样的人数,同样的零件,用这种方式生產建设的效率相较於以前提高了数倍,这不得不令徐尚书吃惊。
他知道这种法子不仅可以用在工部,在兵部同样適用。
今日內阁六部的小朝会结束,就在快要散朝的时候,徐贯忽然开口,对弘治皇帝道:“启奏皇上,陈大人提出一则法子,臣认为可以用在工部生產军器上。”
马文升一脸无语,心道怎么哪里都有陈策?
他拱手道:“徐大人,兵部的武器生產,尤其是火器等武器,都是我兵部自己人製造,就不劳你工部指点了吧?更不劳烦陈大人指点了。”
弘治皇帝压著手,示意马文升先別急著拒绝,他问徐贯道:“他提出什么法子?”
徐贯道:“流水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