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停下动作。
“是五年前的,上面写着‘暂缓处理’,红色批注,像是谁特别强调过的。”阿芳皱眉,“那时候的隐患,现在看起来其实都很关键。”
刘好仃接过那张泛黄的纸,轻轻摩挲着边缘,眼神深了一些。
“有些事啊,”他低声说,“不是没人知道有问题,而是没人愿意负责。”
阿芳没说话,只觉得手里的资料突然沉了许多。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带着小林去车间做最后的实地复核。
“上次那个堆放杂物的地方,有没有挪走?”他问。
“拍过照了。”小林打开手机,“你看,昨天晚上还有人在搬。”
他们走到打磨区,果然看见原本堵在安全出口的大箱子已经被清空,通道干净整洁。
“不错。”刘好仃点头,“效率挺快。”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些事迟早要做。”小林说,“只是以前没人带头。”
两人继续往前走,来到仓库门口。
“这里的问题也不少。”小林翻开笔记本,“喷淋头修了,但水压还不稳定。”
“那就再检查一遍。”刘好仃说着,伸手拧开水阀测试压力。
忽然,阿芳从里面跑出来:“刘哥!你快来!”
两人对视一眼,赶紧跟进去。
仓库角落里,一堆杂物箱中间,赫然躺着一条完整的消防水带。
“标签显示报废五年了。”阿芳蹲下来看,“但它保存得很好,甚至还能用。”
刘好仃走近,仔细看了看水带上的编号和出厂日期,脸色渐渐凝重。
“这不是随便扔在这里的。”他说,“是有人刻意留下的。”
阿芳抬头看他:“你是说……以前有人想整改,但被阻止了?”
刘好仃没回答,只是默默拿起水带,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
他站起身,看向仓库深处那些还未完全整理的区域。
“这厂里,还有很多东西,我们还没找到。”他说。
阿芳点点头:“那我们继续找。”
几天后,刘好仃将最终版《安全生产整改效果评估报告》交到了厂长桌上。
报告最后一页,附着一张手绘草图,画的是厂区几处尚未彻底排查的隐蔽区域,铅笔字迹轻柔却坚定:
“下次重点。”
厂长看完报告,合上文件夹,看了刘好仃一眼:“你打算怎么用这笔钱?”
“一部分用于设备更新,一部分用于培训体系优化。”刘好仃答得干脆,“剩下的,我想留作应急储备。”
厂长点点头:“行,我签字。”
签完字后,他忽然问了一句:“你是不是还想查点别的?”
刘好仃笑了:“厂里有些地方,还没彻底亮起来。”
窗外阳光正好,透过玻璃洒进办公室,在桌面映出一片暖光。
阿芳在外面敲了敲门:“刘哥,新一批灭火器到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去。”刘好仃站起身,顺手把那份报告放进抽屉最底层。
他转身走向门口,脚步稳健,仿佛前方还有无数未知等着他。
而他,早已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