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人,甚至互相绑架,互相暗杀,进而导致了 1938 年在武汉,蒋介石公开宣 布双方解散小组织,决定建立三青团。*微·趣·小·税+ `免/费\岳.黩+1932 年 4
月间,广东的陈济棠派人到 长沙联络何键反蒋,5、6 月间,李济深派人到武汉活动军校后期的学生反蒋。
这些人不是被复兴社分子吓跑,就是被蒋介石抓起来秘密处死。
第囚项活动是杀害进步爱国人士。最显著的事件就是暗杀杨杏佛和史良 才。杨杏佛当时是“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这个组织是 1932 年底由蔡
元培、杨杏佛和宋庆龄、鲁迅一起搞起来的。当时蒋介石对宋庆龄下手顾忌 尚多,乃决定杀掉一个“适当”的人来对宋进行恐怖和威吓;加上杨杏佛在
1933 年春到华北等地进行过一些活动,宣传民权保障同盟的神圣任务,针对 蒋介石种种蔑视民权、无法无天的作法,进行坚决的斗争,并极力主张停止
内战、一致团结抗日。于是蒋介石就决定要杀害杨杏佛,将这一罪恶活动交 给戴笠来干。?比¨奇\中,蚊?王! /庚′歆*罪+全!1933 年 4、5 月问,戴笠着手观察了杨杏佛的每日行动,决定
要将杨杀害在法租界杨的住处)这样既可以显示复兴社的力量,又可以使蒋 介石不负破案责任。1933 年 6 月初,戴笠亲赴上海指挥布置,参加行动的有
六人,事先都宣誓“不成功即成仁”,如不幸被捕,立即自杀,而不能泄漏 出去,否则将遭到严厉制裁。6 月 13 日,他们将杨杏佛枪杀在上海法租界亚 尔培路
331 号中央研究院国际出版品交换处门口的汽车上。他们连发十多枪 将杨和司机打死,杨的儿子杨小佛被其父亲的身体袒护着只是腿部中了一弹
而幸免于难。参加行动的一个复兴社分子叫过得诚,行动后跑错了方向来不 及上车逃走而被车上的人打死,以后戴笠为纪念他,把中美合作所的一条马
路叫“过得诚路”。宋庆龄到万国殡仪馆吊祭杨杏佛,指出这是一种有计划 有组织的政治性暗杀,她不会被这种卑劣手段所吓倒。¨E,Z¢小*说!罔/ ?追~罪?新!蟑*踕,当时去吊祭的还有鲁
迅、何香凝、沈钧儒、李四光等。复兴社分子把这些情况一一禀报蒋介石。 史良才是上海《申报》的主持人。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着日寇的野蛮侵略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史 良才及其《申报》,从维护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又受到当时爱国民主
运动潮流的推动,抨击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剿共”政策,进而反对国 民党的一党专政,要求结束国民党的法西斯统治。史良才又以巨款支援上海
“八一三”抗战,还聘请了一些爱国进步人士参加《申报》馆的工作。在这 样的情况下,蒋介石下令要除掉史良才。当时史是有防范的,除了使用的汽
车有保险设备外,并雇有私人警卫。1934 年复秋间,戴笠奉蒋介石命令要暗 杀史良才,戴就亲自赴沪布置。这一年 10 月间,史携眷去杭州调养胃病,于
是复兴社分子就在 11 月 13 日将史良才枪杀在由杭州返上海的途中(浙江海 宁县翁家埠附近)。案发后,蒋介石还唁电史良才家属并命令浙江省主席鲁
涤平悬赏缉凶,而同时,凶手们从蒋介石手中领到了一笔犒赏费。事后,为 了灭口,蒋介石又下令将知道枪杀史良才秘密的鲁涤平及其夫人杀害。此外,
象在察北领导抗日的共产党员吉鸿昌、第三党派领袖邓演达以及许多反蒋地 方军人(如西北军人任应歧、东北军人王以哲)都遭到戴笠杀害。
第四节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前后蒋介石对日本入侵的态度
蒋介石在建立南京政权后,对内是大打内战,包括军阀间的混战和对我 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对外是对待日寇的入侵采取不抵抗政策。总的大政
方针,是“攘外必先安内&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