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给美国人一种他要痛改前非的印象,同时也又不能痛下决心,首先搞乱了内部;
第四,蒋介石退守台湾后,面临的是人民解放军大军压境,他也不敢轻易动手;第
五,在退守台湾之前,各地混乱不堪,地方党务已处于无政府状态,实际上即使想
改造、也无从下手。`天\禧^小¢税¨网` ~醉\歆-彰~截?埂¢芯¨快·
朝鲜战争的爆发,蒋介石虽然未达到将之扩大成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目的,但台
湾发发可危的情形却宣告过去。在外部压力减轻的情况下,蒋介石开始了整理内部
的工作。
从1950年6月起,蒋介石开始向国民党中央党部施加压力。为了表示对中央党
部的不满,凡国民党中央党部呈送蒋介石的文件,蒋一概不阅,原封退还。国民党
中央常会开的几次会,蒋也拒不出席。到6月22日,CC大将萧铮提出建议,鉴于国
民党总裁不出席中常会,全体中常委应自动辞职。并以中常委的名义,派于右任、
居正、邹鲁三人面见蒋介石,请他出席会议并指示"改造"国民党的方针。!鸿*特¢小+税*网* *嶵\鑫?蟑′节_哽?芯\筷,
随后,蒋介石召见陈立夫,询问他对改造国民党的意见。陈立夫知道,蒋介石
对他成见已深,于是主动提出,大陆失败,党、政、军三方面都应有人出面承担责
任,党的方面由他和陈果夫承担,因此他们兄弟不宜参加对国民党的改造。陈立夫
此举,可谓一箭三雕,既向蒋介石承担了责任,表示了高姿态,同时又将了蒋一军,
要挟蒋找出人来,承担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责任。蒋介石听后默然不语,但对陈立夫
更加不满。
CC派退入台湾以后,陈果夫重病已不能视事,一切事情,惟陈立夫马首是瞻,
陈立夫恶习不改,又和陈诚派闹得不可开交。按照1948年通过的国民党宪法,行政
院向立法院负责,行政命令须经立法院通过才有效。当1949年1月蒋介石下台时,
行政院长先后是何应钦和阎锡山,蒋为使何、阎有和李宗仁抗衡的权力,授意立法
院通过了一项在非常时期"行政院"可以不经"立法院"批准,直接下行政命令的
权力。?墈?书¨屋` ¢耕¢薪\最¢全-
李宗仁赴美国后,"立法院"已将此项权力收回。1950年3月,陈诚出任"行
政院长",他不愿事事经过"立法院",尤其此时"立法院长"孙科不肯去台湾,
立法院由"副院长"陈立夫主持,他更希望得到直接的行政命令权力。这样,等于
是让立法院坐冷板凳,陈立夫当然不肯。于是,陈诚有一天当着蒋介石的面,向陈
立夫交涉此事,陈立夫婉拒。陈诚不依不饶,随即以"行政院"的名义致函"立法
院",要求代行很多"立法院"的职权。"立法院"接函后开会讨论,结果否决了
陈诚的提案。陈诚得到提案被否决时正在主持"行政院"院会,他当场大发雷霆,
除指责CC派外,声称"行政院长"一职除陈立夫外,无人能够胜任,他本人决心马
上辞职。
陈诚对CC派痛恨已极,立即向蒋介石建议,把陈立夫、萧铮等人统统送到火烧
岛监禁。由于陈诚势大,而且蒋介石有意偏袒陈诚,陈立夫知道自己不敌,乃避往
台中,并写信给蒋介石要求出洋。最后,蒋介石亲自出面安抚了陈诚,并通过在家
养病的陈果夫,转告陈立夫,批准他离开台湾,并送给路费5万美元。
为了让陈立夫早日束装就道,离开台湾,陈诚采取了进一步的压迫措施,特发
请帖约CC系的大将余井塘及张道藩两人吃饭,余、张知道陈诚此举一定有其用意,
在饭后就问陈诚:"院长有什么意思,请指示吧!&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