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完了圣保罗学校的学业,但也是愉快地修完了圣保罗学校的学业。到他19岁离开圣保罗学校时,他已经学会了独立生活、成败自负,成为一个极为自信、无视权威、经得起惩罚的人。圣保罗学校给伯纳德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他说:“圣保罗学校在我的性格上留下了烙印。”
伯纳德与圣保罗学校的缘分没有到此为止。1944年,作为艾森豪威尔副手的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把这所学校变成了他的司令部,在当年的校长办公室里,他完成了进攻诺曼底的作战计划。
4. 立志从戎
在圣保罗学习期间,伯纳德作出了一项影响自己一生的决定。
1905年,读四年级的伯纳德面临一次升班选择。这一次,在未同父母商量的情况下,伯纳德先斩后奏,选择了陆军班。
促成蒙哥马利作出这一决定,大概有以下因素:一是长兄哈罗德的影响。几年前,哈罗德参军去了南非,他那漂亮威武的军装给伯纳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一直称羡不已;二来陆军班的文化课相对要求较松,伯纳德认为自己上陆军班可能会轻松一些。而且,这时的伯纳德已经认为自己具有某种领导才能,懵懵懂懂之中他觉得自己的这种才能只有在军队里才能得到充分施展,从事其他职业他可能一事无成。另外,伯纳德的爱尔兰血统恐怕也是一个因素。在英国军队的历史上,爱尔兰人的贡献是十分突出的。英军中的一些著名团队,如康诺特巡逻骑兵团、因林斯基林团、皇家爱尔兰燧发枪团、北爱尔兰步兵团均出自这里,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战胜拿破仑的英雄威灵顿也是爱尔兰人。作为一个爱尔兰家庭的孩子,伯纳德自然接受了这些光荣的历史,也免不了受它鼓舞而崇尚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