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表是很不容易的。那 些元素往往像没有受到训练的新兵一样,拥挤在一起,破坏了队形。这就使 门捷列夫不得不凭着自己的天才,强迫它们站到各自的真正位置上。
他将铀的原子量由120改为240,钍由116改为232,铈由92改为138, 铟由75.6改为113。
第二,我们现在已知的原子量有上百种,可是当时发现的元素只有 60 种左右,因此把元素按原子量顺序排队时,就容易错位。而一位排错,后面 的位置就全不对了。
例如站在第4号元素硼和第11号元素铝下面的是第18号元素钛。它们 中间的间隔是六个元素,是一个完整的周期,这好像很有规律。但是就性质 来看,钛在硼和铝这一族中,显然是“外路人”,它的位置,应该在隔壁的 碳族里,于是门捷列夫决定把钛从第18位上搬开。
“这里应该是一个未知元素站队的地方,这未知元素应该像硼和铝!” 他肯定地说。
于是门捷列夫就在这里留下了一个空格。跳过这个空格,钛就站在与它 有亲缘关系的碳族中了。钛以后的元素呢,也都可以按照原子量递增的顺序 一个一个往下排,不致乱队了。
门捷列夫就利用这样的空格,强迫各种元素站到各自应站的位置,免得 破坏周期律。
可是门捷列夫也没让这些空格成为完全的空白点:他往里面填进了些自 己臆造的新元素。
他给它们定名有类硼、类铝和类硅。他又预言他自己臆造的这些谁也不 知道的物质,会具有怎样怎样的性质。他甚至说明了它们的形状、原子量以 及它们同别的元素化合而成的化合物。
门捷列夫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坚信自己发现的周期律是正确的。可 是在别的许多化学家看来,这简直是一种狂妄的行为。
但是,好几年过去了,门捷列夫周期表中的空格还是空着,只有一些幽 灵般的、臆造的物质待在里面。谁也不重视它们了,更糟的是人们简直忘掉 了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