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日常工作,麦克斯韦在剑桥每个学期还要担任一 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内容是电磁学和热力学。+飕¨嗖*晓`税.旺? ,已/发·布-最/歆.璋~結`于是课堂成了他传播自己理论 的讲坛。他利用讲台,热心地宣传电磁理论,推广新的学说。可惜的是,他 的听众并不多。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善于讲演的讲师,更何况他所讲述的电磁 学理论与当时的传统物理学大相径庭,而又如此高深。
1878年5月,他曾举行过一次有关电话的科学普及演讲,电话是当时的 一个新生事物。1875年,贝尔发明电话,次年取得了专利;1877年,爱迪生 发明了“炭纽”送话器。这些人类电讯史上的新发明引起了麦克斯韦莫大的 兴趣,也许他当时曾有过某种预感,有一天他的理论将会对人类、对人类的 文明事业作出贡献。
麦克斯韦生活的后期充满了不幸与苦恼。在事业上,他的学说不被时人 所理解;在生活上,他的妻子长期患病。这两个不幸,使他精疲力尽。妻子 病后,整个家庭的秩序陷于混乱。麦克斯韦是个对妻子体贴入微的人,为了 看护照料她,麦克斯韦有时甚至整整三个星期没在床上睡过觉。·薪.顽/夲~鰰¨栈+ ~庚^薪′蕞~全¢就是在这样 的情况下,他的演讲、他的授课,他的实验室工作,却从来没有中断过。然 而,过度的焦虑和劳累,终于夺去了他的健康,他的同事们也注意到,这位 无私的、有为的科学家正在渐渐消瘦下去,面色也愈来愈苍白。然而这个伟 大的学者对科学的热忱和执着的追求,却从来没有衰退过。
1879年是麦克斯韦生命的最后一年,这一年的春天似乎来得很晚,天气 乍暖还寒。麦克斯韦的健康状况已经明显恶化,他的病与40多年前母亲的病 一样。就是这样,他仍然坚持着工作,仍然站在讲台上,宣讲他的电磁理论。 在他的课堂上,这时只有两名学生,一个是来自美国的研究生,另一个就是 后来发明了电子管的弗莱明。晚年,孤独、疾病、劳累、未老先衰伴随着他, 而这个注定将要不朽的学者仍然倔强地、步履艰难地走上讲台,向人们宣讲 自己的学说。
1879年11月5日,麦克斯韦因病不治去世,病因是肠癌,终年仅49岁。¨三*8·墈?书_枉~ +埂+辛·嶵!哙? 近代物理学史上一个可以与牛顿相提并论的伟人就这样早早去世了,这是科 学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也是全人类的重大损失。他的理论为近代的科学事业 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他的功绩在生前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位科学巨 匠就这样在曲高和寡、默默无闻中死去了,在他死后的许多年,在另一个伟 大的物理学家赫兹证明了电磁波存在以后,人们才意识到麦克斯韦的价值所 在,并公认是“自牛顿以后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物理学家”。
七、身后
赫兹是德国的一位青年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的《电磁学通论》发表之时, 他只16岁。在当时的德国,人们依然固守着牛顿的传统物理学观念,法拉第、 麦克斯韦的理论对物质世界进行了崭新的描绘,但是违背了传统,因此在德 国等欧洲中心地带毫无立足之地,甚而被当成奇谈怪论。当时支持电磁理论 研究的,只有波尔茨曼和赫尔姆霍茨。赫兹后来成了赫姆霍茨的学生。在老 师的影响下,赫兹对电磁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进行了物理事实的比较后, 他确认,麦克斯韦的理论比传统的“超距理论”更令人信服。于是他决定用 实验来证实这一点。
经过不懈的动力,1886年,赫兹经过反复实验,发明了一种电波环,用 这种电波环作了一系列的实验,终于在1888年发现了人们怀疑和期待已久的 电磁波。
赫兹的实验公布后,轰动了全世界的科学界,由法拉第开创、麦克斯韦 总结的电磁理论,至此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麦克斯韦的伟大遗愿终于实现 了。
这一年成了近代科技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赫兹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 义,他不仅证实了麦克斯韦所发现的真理,更重要的影响是导致了无线电的 诞生,开辟了电子技术的新纪元。更实际一点说,赫兹使麦克斯韦完美的创 见变成了客观现实。
在这以后不久,人们将电磁波运用到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无线电技术 广泛涌现并投入应用:无线电报、无线电广播、无线电导航、无线电话、短 波通讯、传真、电视、微波通讯、雷达以及遥控、遥测、卫星通信、射电天 文……无一不是这一变革的产物,而这些现实生活中与人类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