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蒙诺索夫的伟大发现震动了整个欧洲。+E′Z-暁/税*王_ ,更+欣′嶵`哙,在圣彼得堡科学院,那些囿于 陈旧学说的教授先生们对这个伟大发现极力诋毁,但是没有人能够阻挠科学 真理的光辉。罗蒙诺索夫勇敢地前进,他高举俄国科学的旗帜,在物理学、 化学、天文学、冶金学、地质学、语言学及诗歌和绘画艺术等众多的领域拓 荒,他勇敢地进入了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领域,凭借他的勤奋和才华创造了 俄国科学的崭新时代。罗蒙诺夫具有下列成就:
——1750年《论热与冷的起因》问世。这部重要著作全面阐述了不断发 展的热的分子动力论。
——1751年9月发表《论化学的用途》,文章的全名是“米哈伊尔·罗 蒙诺索夫1751年9月6日在帝国科学院公开学术会议上论述化学用途的演 讲”。他在该文中全面阐述了自己对化学的任务、化学在工业生产发展中的 意义、俄国发展化学的途径等问题的观点。
——1752年《论玻璃用途的一封信》表达了他对技术和自然科学所持的 进步观点。这封散文体的书信采用了诗歌的形式。这是罗蒙诺索夫最感人的 诗篇之一。`h/u~l¨i*a!n^b!o′o-k?.^c+o_m-
——1753年末《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论电的作用引起的大气现象》一 书出版。书中载有罗蒙诺索夫收集的实验数据。他在1752年的一份报告书中 提到过这类实验:“曾就大气放电现象进行观测,危险殊多。”这些实验证 明了天空闪电和电火花的性质完全相同。
——1754年开始写作《俄语语法》一书,次年完成。该书第一版于1757 年问世。
——1760年完成《论北极海冰的成因》的论文。这一年4月30日,瑞 典科学院选举罗蒙诺索夫为名誉院士。瑞典科学院称赞他“学识宏大博深, 功绩卓著,于学术界久负盛名,当前致力于各门科学,尤其是物理学之改进 与阐述,治学勤奋,成绩斐然,瑞典皇家科学院得与此稀世奇才合作共事, 亲密无间,深感荣幸之至,受益匪浅……”
除上述成就之外,罗蒙诺索夫致力于发展俄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他从 1746年首次改用俄语讲课,以利他的学生学会和更好地掌握各种知识。这在 俄国的教育史上被称为“大胆创举”。~x`w′d+s*c-.?c?o¢m*继此之后,他在长期教学生涯中,总 是把传授知识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结合起来。他不止一次大声疾呼:人 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限的。这种认识越是无比深奥,我们越要专心致志地探 索它。这和无底夜空的深渊有着共同之点。
为了使俄国的科学事业人才兴旺,后继有人,他提出了创建莫斯科大学 的构想,并努力实现这一构想。他说:“我首先考虑的是我们的教育事业, 为了不使我们落在其他文明民族的后边,必须指出这样的前进道路。”他多 次发表意见,说明很有必要开办一所新的大学,他还草拟出一份教学大纲, 破例废除了神学课。他写道:“神学毫无用处,谁也不需要它。”在罗蒙诺 索夫的倡导和直接参与下,莫斯科大学建立起来了。1755年莫斯科大学正式 开学上课。这所大学采取了比彼得堡大学民主得多的办学方式,显示出了诱 人的生气。
罗蒙诺索夫对绘画艺术充满兴趣。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威尼斯玻 璃工艺品和罗马的镶嵌工艺品。他被光彩夺目的镶嵌工艺品迷住了,简直神 出九天之外。从这一时刻起,他醉心于镶嵌画的创作了。他把花园深处的那 座小房子辟为画室了。他用玻璃片在画板上镶嵌人物形象和自然背景,创作 了组画——《彼得大帝》。为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罗蒙诺索夫进行了2184 次试验,研究镶嵌工艺品的结构,最后,他创作出了足以流芳百世的作品— —巨幅绘画 《波尔塔瓦战役》。由于他在镶嵌工艺方面所建立的功绩,1764 年,意大利波伦亚科学院授予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名誉院士称号。
十二、不朽的人生
1765年4月4日,罗蒙诺索夫与世长辞了,享年54岁。他的逝世使俄 国科学蒙受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他才华横溢,正值饱学年华,俄国的科学和 教育事业正需要他推进,但是他无可奈何地撒手了。在死神面前,他既不感 到害怕,也不觉得伤心。实现他自己喜爱的贺拉斯的格言——我为自己建造 了一种不朽的标志。
初春4月,冰雪消融,莫斯科大学志哀的旗帜随风飘动。在大礼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