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脱教授和伦琴副教授开始了新的研究。!微¨趣.晓\说_蛧^ ′吾*错/内′容·
当时,物理学界对“光”和“电”的研究十分热衷,英国的法拉第和麦 克斯韦两位学者就是因其对“光”、“电”研究的卓越贡献而名噪一时的。 孔脱和伦琴对此也有着共同的兴趣。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光”和“磁”的 关系上;用自制的测定装置进行研究。研究期间,伦琴害了眼病,只好用一 只眼睛来观察。很快,他们共同研究所取得的结果在学术界发表了,得到了 孔脱教授原来的老师物理界的大权威柏林大学的亥姆赫兹博士的高度赞扬。
伦琴继续研究下去,这一次他选定的方向是“光”和“电”的关系。他 首先实验玻璃板在电磁场里能否产生双折射现象(比如把一块方解石放在字 的上面,透过方解石看过去,一个字能被看成是两个,这样的现象叫做双折 射),但一直没取得明确的结果。
就在这时,英国的一位物理学家约翰·卡尔却把因磁力作用而造成的玻 璃双折射现象的实验做成功了,并且抢先发表了论文,同时他还对液体做了 类似的研究。+3+5_k+a.n¨s+h+u-.′c′o!m¢这使伦琴为自己的落后一步深感遗憾:他前一阶段所做的大量 实验只能算作是模仿别人的了。经过比较,伦琴也不得不承认卡尔设计的实 验方式确实比自己的精巧。为此他发表了一篇 《关于卡尔在所发现的“光” 和“电”的新关系》的论文,表示对卡尔的敬意。
同时,伦琴还把自己业余时间的一个“设想”,整理为一篇文章《电话 通报器》,发表在英国的科学杂志《自然》上。
事业的发展
柏林大学的教授亥姆赫兹受吉森大学的委托,要他为他们推荐一位物理 学的继任者,因为原来的教授逝世了。亥姆赫兹推荐了伦琴。
1879年4月1日,伦琴当上了吉森大学的物理学教授。
吉森大学在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但物理学方面却一直没有一个像 样的研究室。伦琴因在胡恩哈伊姆有过教训,所以在同意去吉森之前,就把 必须建立新的研究室作为条件提了出来。来到吉森以后,他亲自设计了图纸 并指挥安装,令新同事们对他刮目相看,也赢得了大家的尊敬。,E~Z-小,税_王^ ·蕞*薪.蟑_踕¢耕-歆+筷/
伦琴当上了自己亲手建设起来的物理研究所的所长,随后招收了几名助 手和学生,投入了研究。他选定的课题是“在水蒸气中的热吸收”。为这个 实验,他亲自制作了灵敏度很高的温度计,并亲自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实验 结果表明:水蒸气更容易吸收热量,这个实验至今仍然被认为是正确的。
在吉森大学期间,伦琴也成了德国物理学界的权威人士之一。在吉森大 学他是自己创立的物理王国的国王。
伦琴把研究的目标盯在了“电流”上。
这一天,伦琴正在实验室专心致志地进行实验。
“选塔在吗?”选塔是伦琴的助手。
“有事吗?老师”
伦琴叫选塔帮他查看磁力计指针的摆动性况,发现已经有衰退的迹象。
“怎么样?指针动了吗?”
“没有,一点也没动。”
“你再仔细看一看。”
助手默默地摇了摇头,伦琴也有些失望,该不会像上次的实验一样,又 徒劳无功吧?但他并没有气馁,重新改装了装置,接好了电线。
“选塔,你再过来帮我看看。”
选塔神情紧张地盯着仪器。
“哎,哎,好像动了!”
“你看清楚点儿!”伦琴强压住激动的心情。
“真的动了,动了将近十分之一格儿!”
伦琴严厉的面孔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喜悦的笑容。
通过这个试验,伦琴首次证明了英国天才物理学家法拉第的设想:由于 磁力线的作用,可以产生电流。为此,荷兰的物理学家洛林兹提出应把伦琴 的发明命名为“伦琴电流”。洛林兹是继伦琴之后第二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的人。后来的物理学家评价说:伦琴的这一发明是个很伟大的东西,仅凭此 一项就足以让他流芳百世。
伦琴在物理学界的名望越来越高,就连40年前不肯发给伦琴高中毕业证 书的荷兰的乌得勒支也向他发出邀请,请他担任乌得勒支大学的物理学教 授。伦琴委婉地拒绝了。
1888年,维尔茨堡大学的物理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