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835章完结

第835章完结

1823年6月23日,在法国科学院报告了对雷酸的研究成果;

1824年春,成为基森大学化学教授;

1826年5月,与亨利艾塔·莫顿豪尔结婚;

1828年12月,与弗里德里希·韦勒结识;

1831年, 编辑出版《年鉴》;

1836年, 开始研究农业化学;

1840年,《年鉴》更名为《化学及药物学年鉴》;著作《有机化学在农 业和生理学中的应用》出版;《化学在农业中的应用》出版;发明钾肥;

1845年,被授予男爵称号;

1846年前后,于慕尼黑大学任教;发明磷肥;

1860年, 当选为巴伐利亚科学院院长;

1873年夏,病故。~x+i_a.o^s¢h¢u^o/c,m-s?.*n.e¢t′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李善兰

一、李善兰生活的时代

李善兰,原名李心兰,字竟芳,号秋纫,别号壬叔。生于1811年1月2 日,浙江海宁人,是近代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家。·秒_彰¢踕.小^税_蛧` `已.发^布¢罪′薪.漳*劫¢

李善兰出生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是小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当时统治中国的清朝政府 政治上日趋腐败,军事上战备越益废弛,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 盾日益激化,清政府的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种政策保护了国内落后的生 产关系,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正当中国在黑夜中沉睡的时候,世界上欧美各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却迅速 发展起来。

以英国为首的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寻求新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开 拓新的殖民地,开始对中国和东方各国进行扩张和侵略。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在鸦片战争期间,广州三元里、江浙沿海和台湾军民对来犯的英军进行 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不久,又 被迫签订了中美 《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不平等条约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比-奇.中/蚊·惘. ′无!错¨内,容·

鸦片战争以后,出现了魏源、姚莹、包世臣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反侵 略爱国思想和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19世纪后半期,西方科学知识开始大量传入。60年代洋务运动的开展, 七八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对于西方科学知识的引进和传播起了 促进作用。

1862年,清政府设立同文馆,开始只设外语课程,后来增加了数学、化 学、天文学、生理学等课程。在上海、广州、福州、天津等地也设立了专门 学堂,学习外语和西方科学知识。上海江南制造总局也翻译了一批科技书籍。

1857年出版的《六合丛刊》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综合性科学杂志,在中国 科技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

随着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大量传入,以及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在19 世纪后半期,中国涌现出一批科学家,他们为发展中国的近代科学作出了重 要贡献。而李善兰的成就,在这些人当中,应当说佼佼者。

二、一岁功程今日始,

急须早著祖生鞭

李善兰出身于读书世家,他的先祖可以上溯至南宋末年京都汴梁 (今河 南开封)人李伯翼。

李伯翼一生读书论道,不乐仕进。

李伯翼之子李衎,元初举贤良方正,援朝请大夫嘉兴路总管府同知,全 家定居海宁县硖石镇。

李衎第17世孙李祖烈,号虚谷先主,治经学。

李祖烈初娶望海县知县许季溪的孙女为妻,不幸许氏早夭;继娶妻妹填 房,又病故。

李祖烈后续弦崔氏,是名儒崔景远之女。

崔氏生三子:长子李心兰 (即李善兰),次子李心梅(也通晓数学), 三子李心葵,还有一个女儿。

海宁是个风光秀丽的地方,著名的海宁钱江潮,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李善兰在海宁这块宝地,自幼就读于私塾,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天资 聪颖,又勤奋好学,只要是他读过的书,过目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