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828章完结

第828章完结

五、有机化学

在组织好实验室之后,李比希就开始着手解决另一个对他个人的科学活 动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也就是要解决有机化合物的分析问题。?z¨x?s^w\8_./c_o.m-当时,由于 贝采利乌斯的工作,无机物的分析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而与之相比, 有机物的分析,对于化学家,甚至对于那些拥有现代实验室的具有丰富经验 的化学家来说,仍然是最困难的领域。许多化学家对有机物都进行了很长时 间的研究,但是进展却很小,甚至还无法确定这类物质的化学成分。如果连 这类物质的成分还都不能确定,那么又怎么能够研究这些主要是由碳、氢、 氧等元素构成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的物质呢?

李比希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改变了大多数化学家通常采用的方法,他 不仅改变了化学实验仪器的形状,还变换了方法,他将拉瓦锡、盖吕萨克及 贝采利乌斯的方法进行了综合、改进。这种新方法在实验中的应用结果是非 常令人吃惊的——当时,如果说贝采利乌斯得出某种物质可靠的分析数据需 要两个半月的时间,那么在李比希的实验室里,做同样的分析仅需一天就足 够了。.小?税,宅. ·冕*废·悦?黩,

李比希在有机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方面的改进,使化学家们掌握了打开通 向有机化学广阔领域的大门的钥匙,他的工作成绩,是化学史中一项重大的 成就。这项成就指引着后来的化学家们在有机物研究方面不断取得进步。

1828年12月底的一个晚上,李比希在他的朋友,海德堡大学的施皮斯 博士在法兰克福的家里欢度新年的时候,结识了施皮斯在海德堡大学的同 事,比他大三岁的弗里德里希·韦勒。

韦勒是一位身材高大、举止文雅的外科医学博士,而这位外科医学博士 在化学实验研究方面有着高深的造诣,韦勒是一位化学天才。他的第一篇科 学论文是对硫氰酸汞的一个实验现象的描述,这篇论文发表在《吉尔伯特年 鉴》上。文章虽然不长,但却引起了贝采利乌斯的重视并在他撰写的 《年度 述评》中,以十分赞许的口吻对这篇文章做了肯定的评价。韦勒的文章显示 出了他在化学方面非常深厚扎实的知识和他具备极好的实验才能。可是谁能 相信,这时的韦勒还没有听过一次正式的化学课呢?

1822年,韦勒在海德堡加入了葛梅林的实验室,开始了他对氰酸的研 究,根据分析结果,氰酸是由碳、氮、氢及氧组成的。+咸/鱼.看_书, !免¨费`越?黩*韦勒还成功地制得了 氰酸的银盐和钾盐。他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1822年和1823年出版的两篇 论文中。

与此同时,在巴黎盖吕萨克的实验室里,李比希也在对这类化合物进行 研究,李比希把这种化合物称为“雷酸”。当读到李比希在1823年的研究报 告时,韦勒对于他们之间竟然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大为吃惊。韦勒从李比希 文章的开头就发现了这种不同。为了验证他们两人的成果,韦勒对李比希所 制得的“氰酸汞”进行了分析。分析之后,他认为把这个化合物称为雷酸汞 是有根据的,因为此盐具有极其猛烈的爆炸性质。而韦勒所制得的氰酸汞则 根本不爆炸。这使韦勒不禁在想:“是不是合成的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呢?”

事实上,两个人的成果都没有错,而是因为两个人碰到了“同分异构” 现象。这种现象对于当时的韦勒是无法解释的。事实上,“同分异构”这个 名称是贝采利乌斯在1829年才提出来的。韦勒研究的是氰酸的化合物,而李 比希研究的则是与氰酸呈同分异构的雷酸的化合物。

1828年,李比希与韦勒的相遇终于使他们有机会解决两个关于雷酸和氰 酸的争论。这两位科学家进行了热烈的交谈,甚至把主人施皮斯都忘在了一 边。最后,终于弄清楚了,原来他们俩研究的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化合物, 不过,这两种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组成却又完全相同。

两位科学家最终取得了谅解,而这几个小时的热烈交谈对他们彼此之间 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这个值得纪念的夜晚,竟成了他们二人深厚 的和富有成果的友谊的开端,这种友谊,一直持续到李比希生命的最后一刻。

关于同李比希的友谊,韦勒曾写道:“我可以打个比喻,如果以我们俩 的名义发表的某些小文章是我们中的一个人完成的,那么,这同时也是赠给 另一个人的绝妙的小礼物。我想这就可以使你了解我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

尽管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