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莱伊尔
查理士·莱伊尔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地质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地 质学渐进论和“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方法的奠基人,在地质学发展史上, 曾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卡¨卡/小+说-徃· ′追_最?鑫`彰.节*恩格斯高度评价他“把理性带进了地质学”。
一、跨进地质学的大门
1797年9月14日,莱伊尔生于英国苏格兰法佛夏地区的一个叫金诺第 的村镇,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富豪。老莱伊尔早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喜爱文学 和自然科学,曾从事过植物学和昆虫学的研究工作。他还研究过但丁的古诗, 喜爱去野外旅行。家里的私人图书室里,藏有大量图书和动植物标本。
母亲玛丽十分贤惠,意志坚强,热心于教养子女。莱伊尔有两个弟弟, 七个妹妹,彼此都很相敬相爱,莱伊尔在弟弟、妹妹中间是深受尊敬的兄长。 莱伊尔就是在这样优越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成长的。
莱伊尔自幼就对博物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山?叶′屋- ¢耕,薪·醉~全-由于受父亲爱好的影响,他喜 欢捕捉蝴蝶和昆虫,常常把采集的植物标本收藏起来。
莱伊尔从小还喜欢到野外游玩,常和小伙伴们到家乡附近的山坡断层旁 去拣取水晶、玉髓、奇特的怪石等等。五光十色、形状万千的山石,经常引 起莱伊尔对自然界的奥秘的沉思与憧憬,并在那幼小的心灵上,刻下了若干 难解的疑团。
小莱伊尔聪明好学,记忆力很强。8岁开始学习作文,10岁时学习拉丁 文,13岁学习法文。1814年,刚刚满I7岁的莱伊尔就进入牛津大学,开始 学习古典文学和数学,并选修了当时著名科学家格尔登讲授的昆虫学课程。
两年大学生生活大大开阔了莱伊尔的眼界,他接触了许多新的知识领 域,知识兴趣也随之广泛起来。1816年,他将满19岁时,秉承父命,在牛 津大学改学法律。莱伊尔的父亲希望他将来成为一名在社会上有地位的律 师,以继承家业。为此,在1821年,他再次进林肯法学院,专门攻读法律。^咸/鱼_墈/书/ ¢嶵¢新,蟑/結?耕-新¢哙` 但莱伊尔本人却早已被大自然的奥秘所吸引,向往去通过探索,解开那埋在 心坎上多年的疑团。
在牛津大学学习时期,有一次,莱伊尔在他父亲的私人图书室里发现了 当时著名地质学家贝克威尔著的《地质学引论》,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的地质学系统知识,它引起了莱伊尔的浓厚兴趣。书中 描述的那些奇特的岩石,各种不同结构的矿物,变化多端的海陆沧桑,…… 正是他幼年时埋藏在内心里的未解之谜。书中对岩石、矿物的成因、演化以 及成分等做了较详细的解答,因而他手不释卷,读了多遍。这本书成为莱伊 尔走向地质事业的向导。
在大学里,莱伊尔还选修了当时著名地质学家贝克兰 (1784—1856)讲 授的地质课程,参加了牛津大学地质学小组的课外考察和采化石标本等活 动。通过这些活动,他认识了许多岩石和矿物,识别了一些化石种属,受到 了地质学的基本训练,为他以后专门从事地质事业奠定了实践基础。
牛津大学内设有爱许莫林博物馆,陈列着大量丰富的岩矿及化石标本供 人们研究。地质学讲座的教室,就设在这个博物馆的地下室内,虽然条件较 差,光线暗淡,但是英国许多著名地质学家都是在这里培养出来的,莱伊尔 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莱伊尔非常喜欢读英国自然科学家普雷菲尔(748—1819)写的《关 于“郝屯地球论”的说明》一书,这本书对莱伊尔地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影 响很深。普雷菲尔是郝屯的挚友,著名的数学家,在当时浓厚的学术气氛影 响下,他基于对郝屯理论的了解,通达郝屯理论观点,在郝屯死后5年写成 此书,全书论述简明,文字优美,是一本哄动一时的优秀作品。
1818年,莱伊尔随父母去法国、瑞士、意大利旅行,有机会穿越了阿尔 卑斯山。沿途,他对地层、峡谷、瀑布、石流、冰川以及岩层褶曲等地质现 象都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做了详细记录,采集了一些标本和化石。到巴黎 时,他还特意参观了当时法国大自然科学家居维叶的化石标本陈列室,那里 有各地区的、各类型的生物和化石标本,这大大开阔了莱伊尔的眼界,增长 了地质古生物知识,为他决心从事地质事业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1819年,莱伊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