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兄弟的祖父汤玛斯·莱特是在美国独立后的1805年移民到美国的。-n^i?a′o^s/h^u_w/.¢c_o/m¢ 父亲密尔顿·莱特就读于神学院,毕业后担任了牧师,属于一个小宗教团体 莫拉比亚派,是该派的负责人。密尔顿是一个有教养、心地善良、助人为乐 的人,而且,从来不强迫他人办任何事情。同时,他也是一个书籍收藏家, 并教导孩子们要好好读书。
作为一个宗教团体的负责人,密尔顿的收入却很少。所以,莱特一家养 成了勤俭和朴素的作风。密尔顿经常教育他的孩子,财产是毫无价值的。后 来威尔伯和奥维尔都从未利用过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赚大钱,可以说这完全是 他们父亲教育的结果。
莱特兄弟的母亲苏珊·凯塞琳·果纳是一个德国造车木匠的女儿。他们 一家是从德国专制统治下逃脱出来,搬迁到美国居住的。母亲精明能干,非 常贤慧。她还十分擅长干木匠活,有时在家里也干一些木匠活。但是,到了 中年,她的身体就不行了,所以,孩子们必须要帮助她干一些家务劳动。
威尔伯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也很爱好运动,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花样 滑冰能手。,精¢武/暁`税¢网, *冕?费\阅.毒*在他10岁时,有一次因滑冰把嘴摔坏了,上齿的门牙全部脱落。 从那以后,他就不上学了,而留在家里,负责照顾身体衰弱的母亲。
弟弟奥维尔比哥哥威尔伯小4岁半,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经常逃学。
兄弟二人的性格截然不同,但两人的智慧合作却是少见的。也许是由于 遗传基因的关系(他们的祖父汤玛斯·莱特制造的载货车,既坚固又耐用以 及母亲做木匠活的特长)两兄弟都喜欢机械。这两个小家伙,从小就喜欢拆 拆弄弄,他们对拆卸旧的时钟、磅秤等最感兴趣。
有一天,母亲洗完衣服回来,一进屋就皱起了眉头,满屋子散落着弯曲 的铁钉、断落的发条、生锈的刀片以及一段段的铁丝,使人无从下脚走路。
“哎呀!这些小家伙弄得满屋子乱糟糟的,真是……威尔伯、奥维尔, 快来收拾干净。”妈妈喊着,但是听不到两兄弟的回答,他们到哪里去了呢?
母亲吩咐刚放学回家的路易和罗林把弟弟们找回来,兄弟二人遵命而 去,过了好一会儿,两人相继回家。-n^i?a′o^s/h^u_w/.¢c_o/m¢
“妈妈,我找不到他们。”
“不在强尼家,也不在爱德家,不知道到哪儿去了。”
弟兄俩分别向其母亲诉说了寻找情景。
“那就怪了!嗯,我想一定是在后面的小仓库里,……”母亲推测着说。 她随即推开厨房的门,走到后院去,路易和罗林紧跟在后面。
当走到小仓库门口时,母亲把手指竖在嘴唇上,示意他们安静,然后轻 轻地去叩门。
“谁?”
“是不是妈妈?”
里面传来小兄弟的问话,他们果然在里面。
“是爸爸!”母亲故意压低噪子,学着男人的声音。
“噢!爸爸回来了!”威尔伯和奥维尔同时兴奋地冲出来。
“咦!”
“爸爸呢?”
母亲仍然模仿男子的声音说:“你们两个赶快去把屋子收拾干净。”
孩子们见此状,都大笑起来。
“威尔伯,我知道那一地的东西全是你的,以后再这样,我就把它全扔 到拉圾桶里去。你知道,爸爸后天就要回来,要赶快把家里收拾干净,免得 让他生气。”
威尔伯立刻表示歉意说:“好,我马上就去,那些都是我的宝贝呀!”
“我也来帮忙。”奥维尔跟着说。
由于收拾威伯尔的宝物,那天晚上的晚餐比平时晚了很久,太阳早已落 山了,一家人才坐到餐桌旁。
在莱特一家居住的迪顿市有一种风俗,每逢春季,大家都喜欢放风筝, 彼此比赛,看谁的风筝放得高,尤其是孩子们的兴趣更浓。
威尔伯弄来许多竹子,扎制风筝。他先把竹子削得细细的,然后扎成各 种形状,再糊上一层纸。威尔伯还在纸上画上星条旗或各种鸟类图案,并涂 上颜料,风筝的样子非常别致。他制作的风筝能飞得比别人的风筝更高,人 人都很羡慕。可是,就是学不到他那一套制作技巧。
有一天,奥维尔问道:“哥哥,为什么我们的风筝会飞得那么高,别人 都赶不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