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760章完结

第760章完结

8月17日,反作用运动研究小组第一次发射液体燃料火箭。_a-i/l+e·x^i?a*o~s_h`u_o~.\c¢o?m′这是苏联第 一枚液体火箭,重18公斤,从发射至坠落共持续飞行18秒,目测垂直上升 高度为400米。反作用运动研究小组负责人、主任工程师科罗廖夫称这次发 射“对反作用运动研究小组来说,无疑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天。

10月31日,国防与劳动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气体动力实验室和反作用 运动研究小组合并,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火箭科学研究所,任命克列伊梅诺夫 为所长,科罗廖夫为副所长,主管科研工作,不久便主持研制火箭飞行器。

这一年,科罗廖夫获得了国防委员会颁发的“积极从事国防工作”奖章。

对科罗廖夫来讲, 1934年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科罗廖 夫主持制造了“06/1”飞航式火箭和飞行试验。在这一年,科罗廖夫在首届 全苏大气层研究会议上作报告,苏联科学院院长卡尔滨斯基和后来接任科学 院院长的瓦维洛夫院士出席听取他的报告。/l!k′y^u/e·d`u¨.^c~o?m+在这一年,科罗廖夫的第一部著 作 《大气层中的火箭飞行》出版了,他在书中阐述了有关大气层飞行作用的 几种设想。

1935年3月,科罗廖夫在首届全苏应用火箭飞行器研究大气层大会上作 了题为《载人飞行飞航式火箭》的报告,论证了制造飞航式火箭的必要性。 他在报告中指出:“飞航式火箭对于研究人的超高空飞行和研究高层大气有 着重要意义。……必须掌握火箭技术原理,首先达到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的高 度。”

科罗廖夫在研制飞航式火箭的同时,仍然没有放弃能够安装液体燃料火 箭发动机的滑翔机结构的探索。1934年初,科罗廖夫参加设计双座张臂式单 翼飞机“CK—09”号即“PΠ—318—1”。 1935年,飞机制造完毕。秋季, 科罗廖夫亲自作了试飞。该机翼展17米,机翼面积22平方米,每平方米负 载为20.8公斤。飞机总长为7.33米,起飞重量为660公斤。9月,在第11 届全苏滑翔机驾驶员代表会上,“CK一09”号为来宾进行了滑翔机表演,得 到了很高的评价,并博得专家们的称赞。^衫.疤/墈^书^旺, ¢蕪*错~内_容^

科罗廖夫研制火箭飞机的最后决定逐渐成熟了。他与谢金科夫将火箭飞 机设计方案提交火箭科学研究所技术委员会审查。1936年7月,这一方案得 到批准,并列为1937年度研究所的主要工作之一。科罗廖夫和他的同事为“P Π—218”号飞机提出了四种方案,以便使火箭飞机顺利升空。

科罗廖夫决定首先制造作为独特的实验室的火箭飞机。他们将“CK—09” 型滑翔机加以维修和改进,将“OPM—65”型发动机固定在一个特制的架子上, 将燃料箱安装在飞行员后面副驾驶员的位子上。电瓶装在机身中央。蓄电池 装在机首。火箭发动机监督表装在一块特制的面板上。

1937年12月,火箭飞机进行了第一次地面点火试验。后来滑翔机上安 装了“PДA—1—150”型发动机。从这一时刻起,火箭飞机定名为“PП—318 —1”型,它具有火箭飞机的全部性能。

1938年2月,科罗廖夫在题为《火箭飞机的科研工作》的报告中,确认 这种飞机具有相当大的用途,同时确定了合理使用范围,指出它为歼击一截 击机的研制和大气层研究,以及超高速动力学实验飞机的设想奠定了科学的 基础。

1940年,科罗廖夫关于滑翔机与火箭发动机组合的想法在莫斯科郊外实 现了。2月28日,试飞员费多罗夫乘上“PП—318—1”型火箭飞机,在“П —5”飞机的拖曳下飞上蓝天。爬高以后,滑翔机与拖曳机分离,开始单独飞 行,时速不超过80公里。上升到2600米高空时,费多罗夫启动发动机,五 六秒钟后,飞机时速加大到140公里。飞机一直上升到2900米高空。拖曳机 再也没有办法观察火箭飞机的飞行状况了。就这样,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行 器首次在苏联完成了自由飞行。火箭飞机实现了科罗廖夫在童年时代就萌生 的梦想。

在科罗廖夫主持下研制的飞航式和无翼火箭和在格卢什科主持下,火箭 科学研究所制造的一系列火箭发动机,成为可控弹道导弹以及后来的洲际导 弹,著名的宇宙飞船的开端和阶梯。

一个喷气飞行时代,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