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列举的伟大科学家,他们的姓名和活动是与十九世纪自然学的繁盛 发展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季米里亚捷夫能够直接从学于他们,对于他自己 是很重要的事情。*E¨Z/晓′税¨罔′ ?已_发/布~嶵+歆_蟑¨洁¢但他的兴趣并不以此为限。在留学时期及回国以后,历史 和哲学、艺术和文学,也是他密切注意的对象。这一点,可以从他的一切著 作、演说、讲义、论文、小册子、回忆录以及科学研究报告,最明显地看出 来,因为在这些著作之中,他并非以狭隘的专门家身份说法,而是以和谐发 展的多方面通达的学者身份说法。
四、教授生活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先后几十年中间,克里孟特·阿加狄也维奇·季米 里亚捷夫的姓名是莫斯科大学生最敬爱的几个姓名之一。在我们看来,这个 姓名乃是几十年间俄国高等学校所产生和发展的一切最好的事物之象征。
季米里亚捷夫在彼特罗夫农学院 (1923年改名为“季米里亚捷夫农学 院”)和莫斯科大学两个地方当了四十多年的教授。在这期间内,他将他丰 富的知识的一部分传授给几千几万的大学生。~墈~书*君^ ?首?发-这是很重要的事实,但绝不能 据此概括季米里亚捷夫的成就。在俄国教育史上,他的大学教授工作有更多 更重要的意义。
季米里亚捷夫初到彼特罗夫农学院时,是植物学讲师。那时是1870年秋 季,他刚从外国回来以后。次年,他被选为本学院“非常任教授”。即比正 式教授稍低一级的。1875年,他的博士论文《论植物吸取光》发表出来,使 他更加驰名于科学界了。1877年,他被选为本学院正式教授,以及莫斯科大 学教授。彼特罗夫学院特为他设立一个“植物生理解剖学讲座”,这是俄国 第一次设立的讲座。
这位青年教授一开始工作,便迅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同情。这点从彼特 罗夫学院一个高才生的有趣的回忆看得出来。这个高才生就是柯罗伦科,后 来成了有名的作家。
柯罗伦科在他的 《当代名人传》书中,如此形容他的先生季米里亚捷夫 的仪表及与学生的关系:
他瘦而长,头发是金黄色,有两只美丽的大眼睛,年纪还轻,举动活泼 而刚强,各方面都有一种特殊的优雅情态。!伍¨4?墈/书′ *首\发?……他说话时,起初是不很流畅 的,有时结结巴巴说不出来,可是到了兴奋起来时候,尤其当他讲解植物生 理学时,说话技巧上的一切缺点便完全消失,他完全能吸引听众。……季米 里亚捷夫身上有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学生同他亲近,虽然他课余同学生谈 话时,常常为了“非常专门”的问题而与学生发生争论。我们觉得,我们关 心的问题,他也关心。此外,从他的刚强的言辞中也可听出来他对于科学和 文化的热烈的忠诚。他保卫科学与文化以抵御当时在我们中间流行的所谓“返 朴归真”浪潮。这个忠诚含有崇高的真意,引起青年人敬重。同时,我们也 确信,督学的警察行经引起他气愤,不减于我们。
柯罗伦科终身敬爱季米里亚捷夫。在他的美丽而有力的短篇小说 《两方 面》中非常生动而光耀地写出的伊志波尔斯基教授,就是以季米里亚捷夫为 原型的。那篇小说说起伊志波尔斯基的优雅而富有表情的面貌,说起他的眼 睛,——“哲人和婴孩的眼睛”,“从中不断地射出他特有的生动而闪烁的 光辉”,其中“除了思想,还含蓄着迷人的差不多小孩子一般的天真情态”。 那篇小说又特别指出:“当伊志波尔斯基说到他特别关心的问题时,他的言 辞变成美丽的而且流畅的,他找到一些表现形式,用二三句话便把这个专门 问题同广泛的一般的思想领域联结起来”。那篇小说写的已经不是季米里亚 捷夫的仪表了,它还写他的内心生活。柯罗伦科非常生动地描写先生和学生 之间的一次争论。为了更加显出这位科学家的可爱姿态起见,我们再摘录柯 罗伦科小说中的一段话:
“是的,……教授,我们也是重视科学的”,克勒士托夫对准伊志波尔 斯基用他的有点粗暴的真诚的声音说。“但我们没有忘记,当知识分子在上 面晒太阳的时候,某处黑暗深坑底下有人类痛苦挣扎着。……所以,涅克拉 索夫说得好:在此情形下,我们才能致力于艺术、科学,……”
伊志波尔斯基教授做了一个急剧的动作,好像反驳,但他忽然镇定下来, 看了一下表,说道:“……先生们,……时间到了,我们上课吧!”
短篇小说这般说出了争论的题目。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