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诗人贝阿德·泰勒,专程到柏林拜访洪堡。+我!地?书+城. !埂*芯?蕞,哙′这时的洪堡已经80多岁 了。他热情地接待了泰勒,并询问了许多有关美国的问题。使泰勒吃惊的是, 这位专心于科学著述的科学家,对当代的事务这么关心,对美国的了解竟这 么清楚。
第二年,泰勒又一次拜访了洪堡。洪堡在书斋里接待了这位美国客人, 他指着桌子上最近一卷《宇宙》的清样说:“自从你去年走了以后,我还一 直干着这件事。这一卷马上就要印出来了。”泰勒关心地问:“您还能干这 些吃力的工作吗?”洪堡疲倦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工作就是我的生命。我 睡得很少,前天我还用了16小时改正这些清样。”在送别泰勒的时候,洪堡 诙谐自信地说:“下次请同你的夫人一道来,我一定会很有礼貌地活到那个 时候。”后来,泰勒在回忆这次会见的情况时,有这样一段描述:“他好像 把他的身体看成同他不相干的样子。……他好像用一种好奇的眼光观察他自 己逐渐衰退的体力,就如同他年轻探险时观察一棵逐渐衰老的树一样。”
《宇宙》第五卷预定在他89岁寿辰时完工,在这部巨著完成之前,他不 想休息。~k?a¢n?s!h.u·h?o^u-.~c`o,m′有时,他也陪同国王在王宫花园里散步,不过这也只是例行公事, 是工作间隙的短暂小憩。对年近90的洪堡说来,脱离劳动的休息时间是没有 的。
在《宇宙》第四卷出版后不久,美国驻柏林大使馆为纪念华盛顿诞辰, 举行了一次招待会,洪堡也应邀参加了。在宴会上,大使馆的秘书举杯,为
“乔治·华盛顿,美国的国父”、“亚历山大·洪堡男爵,科学之王”祝酒。 洪堡也站起来讲话,但他的声音是那么微弱,在热烈的掌声中谁也没听清他 讲的是什么。他已经不适宜在这种场合呆得太久,为了他的健康,招待会还 没结束,朋友们就帮他披上大衣,把他送回了住所。
洪堡快90岁了,朋友们准备为他的90寿辰举行一次盛大的庆祝会。而 洪堡的健康状况却一天不如一天,他知道自己活不了很久了,对朋友们讲, 这年的春天他就要离开他们了。洪堡真的没能度过他的90大寿,也没能全部 完成《宇宙》第五卷的写作。在春意正浓的四月间,人们已经看不到在林荫 大道上散步的那熟悉的身影了。.k!a~n`s\h`u+g,u?a?n′._c!o?m¨
1859年,这位给人类留下巨大精神财富的科学家,离开了人间。
十五、谦逊的伟人
洪堡一生中走过很多地方,他的足迹遍历西欧、北亚和南北美洲。他的 考察成果,对科学理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给世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科学 著作。还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的著作就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被翻译成了 各种文字在许多国家传播。
洪堡是一位自然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也是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 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肯刻苦学习、虚心求教,并不畏艰险地到许多 地方旅行考察,知识非常广博。
洪堡并不是孤立地看待自然界的事物,对每一个现象,他都是把它作为 自然界的一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他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整体,各种自然 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且依其内部力量不断运动发展。他认为任何一种自 然现象都不会是孤立、偶然地产生,而都是有着一定规律的。他以自己多年 来在各地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对比各种自然要素的异同,运用比较的方法 找出了它们的规律,揭示了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现代地理学的基 本原理,是由洪堡首先创立的,并使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自然科学 领域中占据了它应有的地位。
洪堡对植物的分布与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关系,作了广泛考察与深入的研 究。他对平原地区随着气候的改变而引起的植物种类的变化,以及山地上因 高度不同、气候变化所形成的植物被垂直分布的规律,都作了科学的论证, 并提出了关于植物生态学的理论。
洪堡首先提出了等温线的概念。他创造了用等温线来比较各地气候差异 的方法,他把各地的平均温度都换算成海平面高度上的气温数值,填到地图 上,再把数字相同的点连成线,绘制出世界上第一张北半球的等温线图。他 对大陆内部的气候和沿海地区的气候进行了科学考察。
洪堡在科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时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对后世 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