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明和普利斯一边闲聊着,一边检视准备丢弃的细菌培养基,然后一 一加以杀菌、清洗。!鸿*特¢小+税*网* *嶵\鑫?蟑′节_哽?芯\筷,就在他把一个培养基递给普利斯时,忽然像发现了什么, 又把它拿回来仔细地端详,他不禁惊叹道:“这可真有意思!”
普利斯接过来瞧了瞧,没说什么,那不过是一种常见的平滑的、呈群落 状散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罢了,没什么嘛!
他们轻轻地掀开了盖子,发现有一小片绒毛状的微菌,自边缘处慢慢生 长,而在这片微菌的周围,竟然没有半点葡萄球菌的踪影!
普利斯回想起那天早晨的情形:在当时,几乎所有在实验室里看过那个 细菌培养基的人,都和他一样,觉得它没有什么惊人之处。
直到多年以后,他才想出从那个培养基上显露的不凡意义!
只有弗莱明一眼就看出了它的不同,且内心为这雀跃不已!太奇妙了! 葡萄球菌竟然被微菌杀死了!弗莱明赶紧拍照存证,并将那个培养基保留下 来。如今它还被妥善保存在大英博物馆里。/x/i¢a?o~s+h\u~o~g+u,a\i`.`c′o′m!
弗莱明不再浪费时间重复同样的实验,他直接拨了一些微菌到清洁的培 养基里,然后观察葡萄球菌是否能在其附近生长。
果然不出他所料,结果是不能生长!看来这种微菌能分泌一种抑制葡萄 球菌繁殖的物质。
弗莱明为了寻找一种能杀死细菌的物质,已经费时多年,而且也尝试了 无数种的药品及物质。如今这一切的努力终于露出一线曙光,弗莱明工作得 更加起劲了。他不断实验微菌液的性质,想得知它们是否也能杀死其他的细 菌?对血球中的吞噬细胞是否有害?以及它们会不会破坏人体的精密组织?
实验结果出乎意料地令人满意,微菌液不但可以抑制某些危险细菌的繁 殖,而且对人体不会产生毒性。
这项结果太令人震惊了。一种无意中进入培养基的不知名的微菌,居然 可以溶解细菌,最令人兴奋的是它居然对人体无害!因为在显微镜下,吞噬 细胞依然生龙活虎地活动着。,k,a-n_s\h!u.c·m?s\.*c·o*m`把它注入兔子或小白鼠体内,也没有不良的副 作用。即使大量地将之稀释,它仍会对可怕的细菌产生致命的威胁。
弗莱明这回真的发现一种比石碳酸更具威力的物质了,而且还对红血球 没有任何伤害。
然而经过一连串的测试之后,它的效力也并非尽如人意,还有不少难以 克服的问题。举例来说,一般化学杀菌剂可以在几分钟内杀死微生物,可是 微菌液却要花上好几小时。而且更糟是,将它放入血清中时,似乎完全失去 功效了。
这项结果真是令人感到泄气,它似乎意味着,当伤口一渗出血清时,微 菌液就完全无用武之地了,幸好11年后,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将难题一一解 决了,把微菌液变为神奇的救命仙丹——盘尼西林,而其优异的功能,也永 远改写了医学史。
十三、“盘尼西林”
一位在研究微菌学方面有专长的科学家告诉弗莱明,他所发现的微菌属 于青微菌(发音即是“盘尼西林”)类的一种。1929年2月,弗莱明正式把 这种可以消灭细菌的物质,命名为“盘尼西林”(即青微菌)。
起初,弗莱明并不相信“盘尼西林”是唯一具有神奇药效的物质。于是, 他热心地收集各种微菌,自己或朋友家中发霉的乳酪、果酱、旧衣服、长统 靴、鞋子、旧书或古董等等,无不成为他收集的目标。
甚至连家里的所能找到的每一样东西的灰烬或尘土,都逃不出弗莱明的 眼光。一经发现,他就会立刻带回去做实验。
尽管如此,仍然只有微菌液才是唯一的灵丹。弗莱明对它做了越多的实 验,就越发现它的不凡。它甚至能杀死骇人听闻的坏疽——那是一种曾让弗 莱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穷于应付的致命恶疾。
弗莱明请奈德利和克莱达克两位助理帮忙,制造更多的微菌液,并进行 相关的研究。他们在一个敞口大瓶子里装满肉汁,让它自然腐坏发霉。几天 后,肉汁的表面就积存了一层绒毛般的微菌层,下层的肉汁则变得越来越黄, 实验显示青微菌所产生的“盘尼西林”的杀菌力也越来越惊人。
弗莱明、奈德利和克莱达克3人尝试以各种培养基来繁殖青微菌,结果 青微菌在室温下的肉汁里生长情形最好。当表面一层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