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理论终于有了可靠的保护人。1\3·1?t`x~t?.^c+o!m¢
由于范霍夫身体很虚弱,只能简洁地讲述这段经历。
一阵短暂的沉默,阿伦尼乌斯无意中打开了放在床边小桌子上的日记, 默默地读着:
“1910年3月15日,兰道尔特逝世。”
“1910年3月27日,我躺在病床上,体重减轻了3磅”。
“1910年4月4日,阿贝格去世,这是死于这个可恶的冬季里的我的第 九个熟人……”
阿伦尼乌斯对兰道尔特和阿贝格也很熟悉。知道兰道尔特是瑞士化学 家,他的物理化学著作尤为著名;他研究过有机化合物的单分子折射,和理 查德·伯恩斯坦一起编制过《物理化学图表》,对旋光和偏振光的实际应用 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工作。阿贝格是德国化学家,布勒斯劳高等技术学校教授, 曾研究过扩散作用、复合离子、冰的电解常数、迁移数、非水溶液的氧化势、 硝酸盐离子、多碘化合物等;写过和校订过关于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的许多专 题研究论文。
阿伦尼乌斯的这次来访,是他与范霍夫的最后一次会面。1911年3月1 日,范霍夫与世长辞。!晓?税/宅~ *追-醉_新+漳¢结^
六、一生主要成就
1873年,在德国著名有机化学家凯库勒的指导下,发现了丙酸的有机合 成新方法。1874年,在乌特勒克大学穆尔德教授的指导下,以《对于氰醋酸 和丙二酸性质的新认识》论文获博士学位。同年,又发表了《论原子在空间 的排列》论文,提出了不对称碳原子的正四面体构型理论,为建立一个新学 科——立体化学奠定了基础。1875年又发表了《发展三维化学结构新认识》 论文。传统分子结构理论认为分子结构是平面的,但无法解释已发现的许多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他认为研究有机化合物分子不能仅限于分子中各原子的 数目和之间关系等平面几何结构的问题,还应了解分子的空间几何结构问 题。结构相同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由于空间立体几何位置的差别,会构成许多 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他运用碳正四面体构型的概念,对有机化合物分子 的结构进行了研究。1878年,又确定了氮的立体化学理论。
1880年,对气体定律和稀溶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884年出版了《化学 动力学研究》一书,这标志着进入物理化学的新领域。他阐述了有关化学反 应速度的原理,和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方法。.删¨芭?墈′书!网+ *芜_错+内`容\把热力学应用到化学上,提出 了化学动力学的许多重要定律,如在一般情况下,温度每提高10度,化学反 应速度将增加一倍。1886年又发表了使他荣获诺贝尔奖的另一项研究成果
《气体体系或稀溶液中的化学平衡》论文,建立了化学平衡理论。根据这一 理论,用提高温度加速化学反应速度的方法,可以使化学反应物增加生成率。 当有些化学物质在高温中被氧化、挥发,或发生不需要的副反应时,又可用 加大压力的方法,使化学反应按人们的要求的方向进行。他建立的化学平衡 理论,很快应用于化工生产中,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发展。1887年发表了《在 溶液和气体的类比中看渗透压的作用》,对几年来进行渗透压研究做出了概 括性的论述,发现了渗透压的规律。此外,他对史塔斯佛特盐矿中的盐类三 氯化钾和氯化镁的水化物进行研究,从盐矿形成的沉积物来探索海洋沉积物 的起源。他不仅在研究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而且对科 学的思维方法也颇有研究。在阿姆斯特丹大学时,曾作过题为《科学想象力》 的讲演,他认为科学的想象力是在科学实践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一种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优秀科学家所应具备的优良素质。
由于他在建立化学平衡理论中,以及在立体化学、化学动力学的发展方 面做出了伟大贡献,1901年他荣获首届诺贝尔化学奖。
范霍夫所获奖励及荣誉颇多。1893年获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戴维奖章。 1911年获普鲁士科学院授予的赫姆霍尔兹奖章。1901年被芝加哥大学、哈佛 大学和耶鲁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03年被维多利亚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 位,1908年被海德堡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范霍夫一生著作颇丰。1874年出版 《对于氰醋酸和丙二酸性质的新认 识》;1878年出版《有机化学概论》;1884年出版《化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