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律伊是法国教育的改革家,他提倡开办夜校,为工人、农民和商人补 习文化知识,他还主张向妇女灌输科学知识,法布尔接受了他的委托,在圣 马谢尔古教堂开设市民夜校和女子科学讲座,由他主讲物理和博物,每周各 讲两次,在此期间,法布尔与在阿维尼翁购房定居的英国学者约翰·穆勒成 为好友,二人经常在一起采集并研究植物。~e/z\k!a/n.s`.!c?o?m+
法布尔虽然已经颇有名气,但仍被贫穷所困扰。他原来对自己研制成功 的廉价茜草染料寄予厚望。但是正当他研制的染料开始试用时,德国人发明 了化学合成的染料,这使法布尔的希望落空。更使他烦闷的是社会上开始浮 动的一股反对他的情绪,当他演讲的时候,有人会跳出来公开诬蔑他是破坏 社会秩序的危险分子,还有人讥讽他是“自学无师的怪物”,还有一些教徒 反对让年轻妇女了解科学。认为如果让妇女了解植物的生殖作用,会使社会 堕落。为此教会对提倡开设这种讲座的迪律伊大加攻击,并派人到参议院提 出抗议,不久,迪律伊被恶势力轰下台,法布尔感到非常愤怒,他决定提出 辞呈,就在这时,法布尔的房东也受人煽动,对法布尔下逐客令,当时法布 尔一贫如洗,拿不出搬家的费用,万般无奈之中,他向远在英国开会的好友 穆勒求助,这位慷慨的朋友立即给他汇来3000法郎,这个数目远远超过法布 尔的要求。?叁,叶¨屋. ¨免·沸+岳\黩,就这样,法布尔一家七口离开阿维尼翁,来到奥朗治重新安家, 为了专心研究昆虫,法布尔提前退休,隐居在宁静的奥朗治的田野之间,开 始了严谨的研究和写作。
七、不朽之作
法布尔搬到奥朗治之后又生了三个孩子,这样他便成了八个孩子的父 亲,他喜欢让孩子们参与他的工作。几个年龄大的孩子非常懂事,每次他们 出门,都记着把沿途发现的希罕东西寄给父亲,在家里,孩子们经常帮助父 亲去寻找标本,连他的小儿子保尔也成了他的得力助手。为了得出一个科学 的结论,法布尔经常在不同的小动物身上反复实验,长年坚持不懈的观察与 实验,使法布尔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资料,1878年,法布尔根据25年研究所 得写出了他的不朽巨著 《昆虫记》第一卷。′e/z`k.s\w′.+o′r_g\这部书问世后,受到读者普遍欢 迎,它的语言通俗生动,有些读者称赞这本书比小说写得还动人。就在法布 尔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他的爱子朱尔突然去世,这使法布尔伤心欲绝,在《昆 虫记》第二卷的卷首,他充满深情地为死去的朱尔写了一篇感人肺腑的献辞, 一方面表达了丧子的哀痛,另一方面表示为纪念爱好昆虫的朱尔,要继续将 这本巨著写成下去。
1879年,法布尔获得一笔数目可观的稿费,在析里尼安买下了一小块荒 地和一所旧房子,房子经过工匠的修整焕然一新,至于那块荒地则是不能生 长粮食布满石子的土地,当时有人好奇地问法布尔,为什么买一块不能耕种 的土地,法布尔笑着回答说:“我要收获的不是粮食,而是大自然的秘密。” 他要把这块土地建成一个昆虫实验场。法布尔深知要想吸引昆虫到这里安 家,必须让这里成为草木茂盛的植物园。为此,法布尔想尽办法四处搜求各 种各样的花卉和草木。他的好友德拉古尔等人送来自家园中的名贵植物,法 布尔还不辞劳苦,翻山越岭,从遥远的旺多山移植来迷迭香和风铃草,又从 植物园移来几百种灌木和乔木。在法布尔苦心经营下,没过多久,他的园子 里便聚集了各地的奇花异草,芬芳的花香引来了成群结队的昆虫,每至春夏 时节,百花怒放,五彩昆虫在花木丛中你来我往,金丝雀在婉转歌唱,望着 眼前这幅美妙的景象,法布尔兴奋地说:“这就是我40年来拚命奋斗所得的 乐园啊!”
在这幸福的乐园,法布尔勤奋地工作。每天早餐后,他便来到露水未干 的花园,顺着一条种着紫丁香的小路慢慢散步,边走边思索着研究的题目, 然后走进宁静的实验室,一直工作到中午十二点。下午,法布尔便带着纸、 笔和放大镜走进花木之间观察昆虫,最快乐的莫过于吃过晚饭之后的那段时 光,法布尔有时在灯下读书,有时独自坐在寂静的黑暗里,聆听着从昆虫世 界传来的美妙歌唱。如果是夏天,法布尔便拎着提灯,带领孩子们去观察蜈 蚣、毛虫、蜘蛛、蝎子等小东西。他们看到聪明的蜘蛛是如何巧妙地将网结 成蔷薇花形,他们还看到行动古怪的朗格度克蝎子是怎样你扭着我,我扭着 你地在一起戏闹。法布尔将夜间的观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