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萨沙并没有表示悔过,只是迫不及待的等着过年,好最后离开这个可 恨的学校,回到故乡的小村子布特列洛夫卡去,父亲的田庄就在那里。?1\3?x!s!.~n¨e`t·
第二年秋季,萨沙进入喀山第一中学。这个学校的老师经验丰富、学识 渊博,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萨沙能轻而易举地掌握学到的知识,因为他从小 就养成有条不紊的习惯了。他特别感兴趣的是博物学。他热爱大自然,经常 接近大自然。他已不能满足于到森林里、草原上或河岸边游玩,总是要在屋 子里喂些乌龟、白鼠和其他各种小动物。
“你喂这些毛毛虫干什么?”父亲有一次问他,一边满有兴趣地望着一 堆毛毛虫。这些小虫子被萨沙装在一个特制盒子里,盒子四周蒙着密密实实 的丝绒网。
“我想研究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光捉住蝴蝶怎么行呢?还得弄清楚它变 成蛹时吃些什么呀。”
“噢,这倒是很像搞研究工作的,萨申卡”,父亲满意地说,“我很高 兴你有这种爱好,只是千万不要忘掉数学。!q~i_u?s*h¨u,b.a+n/g_.,m^e*要知道,你到秋天就要去上大学, 要向我国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罗巴切夫斯基学习 了!”
“爸爸,我缺乏学精密科学的才能,在天文台里也挺枯燥。我想进大学 博物系。我真正感兴趣的是研究植物学和动物学。”
“当然,这事最后要由你自己来定,萨沙,不过我认为你应当进的还是 数理系。”
二、大学时代
事情与父亲的愿望相反,萨沙还是进了博物系。其实他不过是个旁听生, 因为当时还未达到成年人年龄。第二年,即1845年,他年满17岁,一年级 的学生名册上有了布特列洛夫的名字。
这时的萨沙已长成一个身材高大的小伙子,淡黄色的头发闪着金光,灰 蓝色的眼睛微微眯起,显得坦率而又可亲。他肩膀宽阔,体格健壮,一看便 知他很有气力,嘴角上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周围的人都愿意和他接近。同 学们全都很喜欢他,但萨沙最重要的好朋友只有两个,一个叫科利亚,他们 彼此间戏称为科利亚·彼得罗维奇·瓦格涅夫 (尼古拉·彼得罗维奇·瓦格 涅夫是俄国动物学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一个叫米佳,他们戏称为米佳·彼 得罗维奇·皮亚特尼茨基。`我.地*书·城+ *蕞*辛!蟑′劫+埂`辛-快~三个人好得形影不离。他们同桌听老师讲课,一 起准备考试,三人同去参加收集植物和昆虫标本的野游。米佳的身材和萨沙 一样高大挺秀,尼古拉略矮一些,但也更结实一些。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有一次科利亚说,“夏天我爸爸要随一个大 考察团去里海,我们可以跟他一起去。”
“太好了!”萨沙喊了起来。
“莫杰斯特·亚科夫列维奇·基塔雷也跟我们一起去。你认识他,他是 化学工艺教研室的副教授。”
“好极了,莫杰斯特·亚科夫列维奇可以给我们辅导化学,你父亲是矿 物学教授,可以解答岩石和矿物方面的问题。我们三个人负责研究植物学和 动物学。”米佳描绘出一幅令人兴奋的图景。
“现在我来给大家表演魔术,跟昨天晚上咱们在杂技团看到的一样。” 萨沙说完后,把同学们领到室外。
他敏捷地脱掉外套和衬衣,抓起一根粗铁棍放在胸脯上。
“请注意,亲爱的观众!你们就要看到一位举世无双的大力士!他能徒 手扭弯这根铁棍!”萨沙深深吸口气,绷紧肌肉。铁棍开始弯曲。他的臂肌 一块块突起,紧张得发抖。
“好!”萨沙跳开一步,将铁棍扔到地上。
“你有时显得太费劲了”,科利亚责备他说,“这不过是卖弄一下气力 罢了。”
“没有的事,杂技团的演员也是普通人,我们哪一点不如他们?让我们 再来变个戏法!科利亚站到我肩上,米佳给他穿上长褂子,只让他露出脑袋 来,把他的脑袋和手都遮住。这样,我们就变成了一个巨人。”
科利亚在萨沙的肩上站稳后,披上长衫,真的成了个大怪物:萨沙那双 匀称的长腿支撑着一个很不相称的长身子,身子上露出科利亚的圆脑袋和两 只短胳膊。
“妙极了!”米佳喊了起来,“走!让我们穿城走上一遭!”
这个怪模怪样的“巨人”在街上慢慢地走着。吃惊的行人不时停下脚步, 久久凝视着他,一些妇女划着十字,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