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给希特勒上技术课
在军方的试验井中,布劳恩等人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火箭发射,并且将 液体燃料发动机的推力提高到2200磅。¨零?点\看¨书/ !蕪!错¢内?容+这些成果不仅使陆军方面感到吃惊, 也引起了空军的注意,空军建议布劳恩小组把这一动力装置试用于飞机上, 研制出新型的全火箭动力战斗机。在德国军方的大力资助下,冯·布劳恩在 波罗的海海滨的佩内明德建起了一个大型的试验厂,继续进行火箭飞行试 验。
1939年3月23日,布劳恩27岁生日这天,他第一次见到了希特勒。当 时的政治气氛十分紧张,1938年的苏台德冲突使许多人嗅觉到大规模战争的 味道。每一个德国人都知道,他们的元首正准备摊牌,要挟西方列强满足他 的要求。
这天天气很冷,下着雨。希特勒在一些陆军官员的陪同下来到布劳恩最 早进行试验的那个试验井。布劳恩随希特勒一行一起走向一座最老的试验 台,观看一架1934年旧的650磅推力火箭发动机进行试车,在强大刺耳的呼 啸声中,希特勒看起来十分平静,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发动机试验中,希特勒 始终表情沉静,不为所动。~艘?艘!晓?说`惘, /追?醉`辛?章′結-直到看到一枚崭新的A—5导弹剖面模型时,他才 开始问话。由此可见,希特勒对每一个细节问题都十分注意,于是布劳恩就 火箭推进原理进行了浅显的解释,他说:
“以前用汽油或柴油和某种汽化系统,利用周围空气中的氧气燃烧作动 力的发动机,称为脉冲式空气喷气发动机。但是这种脉冲式发动机只能用于 比较低速的飞行,如果飞机以这样的速度飞行,就会被高射炮或战斗机打下 来。火箭推进的主要优点是:即使发动机起作用的时间很短,导弹也能像炮 弹一样,以极高的速度飞行。因为导弹与炮弹一样,是沿着弹道飞行轨道飞 行的,所以导弹初速度越大,射程就越远。”
布劳恩停顿了一会,看了一眼希特勒,发现他正认真地听着,于是他指 着A—5导弹的流动体系讲道:
“按发动机的单位重量计算,火箭发动机所产生的推力,比用于飞机推 进的任何发动机都要大得多。如果能加快燃烧过的气体的排出速度,火箭的 末速度还会更大,射程将更远。`我*得?书-城′ .已!发_布¨最/辛^璋^劫!排气速度翻一番,同一枚火箭所能达到的速 度也会翻一番,射程则是原来的4倍。末速度还取决于所消耗的与火箭空重 相比的燃料重量。举个例子来说,如果燃料重量是火箭空重的大约6.5倍, 火箭的飞行速度将达到排气速度的2倍。如果这个比值达到19∶1,速度将 达到3倍。火箭要取得高速度,它所携带的推进剂的重量就必须是它自身空 重的好多倍,这在火箭飞行中是非常重要的。火箭是能够取得超音速,达到 极端高度或极大射程的唯一大型弹射体,当这样一枚弹道火箭落到地面上 时,即使不带装载炸药、弹头,它的冲击力也是十分惊人的。”
希特勒听到这里,眼睛里流露出了喜悦的目光,表示出兴趣,布劳恩见 此情景大喜,便继续说下去:
“液体燃料看起来十分复杂,它不是用那种把燃料与氧化剂同放在一个 容器中的固体推进剂,而是把燃料与氧化剂分别放在两个燃料箱中,通过燃 料箱增压,再把液体推进剂压入再生冷却燃烧室。虽然液体燃料火箭增加了 这么多复杂的过程,但是它有着很多显著的优点,最重要的就是它的排气速 度比固体推进剂所能达到的速度高得多,这就意味着火箭的速度更快,射程 更远。另外,液体燃料火箭完全可以控制,就像普通汽油发动机一样,推力 可以通过减少燃料供应来调节。”
“那么这枚火箭可以运载一些什么有效物质呢?”希特勒问。
“这枚A—5火箭只是一个研究用的飞行器。它还谈不上携带什么弹药, 但是我们用这枚火箭进行的全面试验,证明可以造出携带巨大弹头的更大型 火箭。”
“飞机的发动机只能靠汽油运转,而火箭则可以使用很多种混合燃料。 许多异乎寻常的混合物是很有前景的,比如氢氧混合燃料能使排气速度达到 每秒4000千米,几乎等于目前酒精——液氧发动机的推进剂效率的2倍。不 过液氢不易操作,还不能实际应用,所以这种排气速度只是理论上的;这样 表明,研制出新的或更先进的混合燃料的可能性。”
布劳恩的简单介绍使希特勒感到满意,他接着问了一些问题,开始表露 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