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以波动状态连续传播的。19世纪初,这一学说战胜了牛 顿的微粒说。后来,麦克斯韦和赫兹还在实验和理论上证实了这个学说。
普朗克希望通过分析热辐射,能够解开热学和电磁学之间联系的奥秘。 他想通过自己的研究,将物理学中这两个领域统一起来。突然,他当时面临 一个事实,发现某些辐射过程具有不连续的量子特性,这一点无法纳入经典 物理学世界观中去。由于在学术上,普朗克的基本态度是保守的,因此普朗 克坚持不懈地企图寻求某种方法和途径把他获得的认识与经典假设调和起 来。不过,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
爱因斯坦在思想方法上没有任何保守性,他很少顾及权威和因袭的教 条,因而进一步发展了普朗克的思想,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他认识到,正 确运用普朗克假设之后,光的学说便焕然一新:虽然光是在空间连续传播的 一种波动现象,但光能只集中于特定地点,产生物理作用。因此,光具有不 连续的颗粒特性,它可以是一束光量子,即“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