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泽姆兰半岛上的战事异常激烈,但“东普鲁士”集团军最后的战斗不过是一场次要战役而已。·如\文?网′ !耕,欣*最,全′4月16日,苏联红军对柏林东面的德国守军发起了进攻。一连三天,苏军的庞大攻势进展甚微,尽管双方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在4月19日,弹药和燃料耗尽后,德军防线被突破,苏军坦克大潮涌向西面的柏林。4月20日,苏军的第一批炮弹落入德国首都,四天后,就在华西列夫斯基的部队到达皮劳郊外时,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完成了对德国首都的包围。
柏林城内七零八落的德国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结局无法避免。4月30日,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2日清晨6点,指挥柏林城内残余部队的赫尔穆特·魏德林将军向苏军投降。希特勒指定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为他的继任者;戈林已失宠了一段时间,希特勒将苏联红军兵临城下的责任归咎于德国陆军。5月1日,邓尼茨向德国武装力量的残余部队下达了一份公告。这份公告以对希特勒的悼词为开始,但随后写道:
元首已指定我为他的继任者,由我担任国家元首和国防军最高统帅。_萝/拉~晓+税′ `冕¨费?阅.黩·我接受德国国防军各军种的最高指挥权,并决心将这场反抗布尔什维克的战争继续下去,直到英勇奋战的将士和德国东部地区的数十万家庭摆脱奴役或毁灭。
如果英国人和美国人阻止我们从事这场反抗布尔什维克的斗争,我就必须将对抗他们的战争持续下去。
你们已取得了诸多历史贡献,你们渴望战争的结束,但目前的态势要求你们毫无保留地付出更多的奉献。我要求大家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只有不折不扣地执行我的命令才能避免混乱和毁灭。因逃避责任而使德国妇女和儿童面临死亡或奴役的人,将被视为懦夫和叛徒。[30]
“东普鲁士”集团军据守的飞地内,仍有数万名难民。“戈雅”号被击沉后,来往于海拉的德国海军船只迅速减少。4月28日,海难发生后的第一支大型船队动身向西驶去,这支船队由不知疲倦的“乌贝纳”号、“甘特尔”号、“西普鲁士”号和“航海”号组成。这支船队将10 000余人送至安全地,就在当天,海军中将奥古斯特·蒂勒赶来接任东波罗的海海军司令的职务。*d?u/a.n_q¢i/n-g-s_i_.¨n`e¨t.他发现通向海拉的这座小小的半岛上有近20万人,两位大区领袖——科赫和福斯特都在海拉,他们小心翼翼地留意着对方以及西部的事态。这两人担心自己过早撤离会激怒希特勒,但他们早已为自己的最终离开准备好船只。
埃里希·科赫于4月27日乘坐破冰船“西普鲁士”号离开海拉,他先来到吕根岛,又从这里逃至哥本哈根。在哥本哈根,他与负责丹麦民政事务的德国高级官员,党卫队全国副总指挥维尔纳·贝斯特取得联系。科赫要求获得难民事务专员的任命,以管理从东普鲁士逃至丹麦的难民。贝斯特没有对此作出任何安排,于是,科赫又来到弗伦斯堡,与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大区领袖一起,要求邓尼茨为他们提供一艘潜艇,以便逃往南美。此时的邓尼茨压力重重,既要竭力确保恩格尔哈特的疏散行动继续进行,又要设法在西线达成停火,还要在东线挡住苏联红军,科赫他们的要求被理所当然地拒绝了。到了这个地步,科赫决定给自己换个身份,以免被西线盟军抓获。他化名为罗尔夫·贝格尔少校,不仅剃掉了希特勒式的小胡子,还戴上一副眼镜。在这个身份的掩护下,他落入英国人手中,并被关押在哈森莫尔附近的一座战俘营里。在此期间,他获知他的对头已离开海拉——福斯特也逃往德国西部。
大部分逃至海拉的难民和士兵露宿在普齐格尔沙嘴树木丛生的沙丘上,设在海拉镇内的临时厨房每天为他们提供热饭菜。尽管许多难民对自己被迫居住在沙丘间临时搭设的棚屋和掩体内发出不满的抱怨,但他们很快发现,面对苏军的空袭,茂密的松林提供了远比海拉镇内日益遭到破坏的房屋更好的掩护。为了将空袭造成的伤亡降到最低,只有在登船前,难民和士兵们才被召集到两座港口。尽管如此,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