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贝尔的《Y-罗腾堡》,第150-151页
[17]J·胡贝尔,《如此真实》,第196-203页
[18]A·S·扎维亚洛夫、T·E·卡里亚丁,《西普鲁士-波美拉尼亚战役》,第56页
[19]A·S·扎维亚洛夫、T·E·卡里亚丁,《西普鲁士-波美拉尼亚战役》,第90页
[20]J·诺依曼,《第4装甲师,1943-1945》第二卷,第660页
[21]H·绍夫勒,《维斯瓦河上的坦克》,第253-254页
[22]R·蒂曼,《第83步兵师师史》,第293页
[23]A·S·扎维亚洛夫、T·E·卡里亚丁,《西普鲁士-波美拉尼亚战役》,第62-67页
[24]U·扎夫特,《东部战争》,第224页
[25]U·扎夫特,《东部战争》,第216-229页
[26]H·J·潘特纽斯,《东线的最后战役》,第186页
[27]A·S·扎维亚洛夫、T·E·卡里亚丁,《西普鲁士-波美拉尼亚战役》,第100页
[28]A·S·扎维亚洛夫、T·E·卡里亚丁,《西普鲁士-波美拉尼亚战役》,第116页
[29]K·罗科索夫斯基,《一个军人的职责》,第300页
[30]J·胡贝尔,《如此真实》,第246-250页
[31]冯·埃格洛夫施泰因,引自B·冯·埃格洛夫施泰因、W·黑根、J·胡贝尔的《Y-罗腾堡》,第179页
[32]W·豪普特,《红军到达德国》,第92页
[33]A·S·扎维亚洛夫、T·E·卡里亚丁,《西普鲁士-波美拉尼亚战役》,第134-135页
[34]K·罗科索夫斯基,《一个军人的职责》,第304页
[35]F·胡泽曼,《信念永存》,第489页
[36]F·胡泽曼,《信念永存》,第610-613页
[37]连长希内克,引自F·胡泽曼,《信念永存》,第6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