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波美拉尼亚战事的详细阐述不在本书范畴内。!我′得?书¢城¨ `最_歆?璋!結`哽*欣,快~1月底,罗科索夫斯基从麾下正与德国第2、第4集团军在普鲁士激战的部队中抽调出几个集团军,在格劳登茨-布洛姆贝格地区实施重组。他在那里集结起一支强大的力量,左侧是波波夫的第70集团军,而第49集团军(格里申)、第65集团军(巴托夫)和突击第2集团军(费久宁斯基)构成了他的右翼。近卫骑兵第3军已在霍斯巴赫的突围尝试结束后成为一支可用的部队,现在担任方面军的主预备队。2月8日,苏军最高统帅部下达命令,由罗科索夫斯基发起一场攻势,歼灭波美拉尼亚的德国军队。他将继续前出至维斯瓦河河口,并在2月20日前确保一条从那里穿过迪绍、比托(Bütow)、鲁默尔斯堡(Rummelsburg),直至新斯德丁(Neustettin)的防线。在此阶段,预备力量将对德国“维斯瓦河”集团军群发起一场大规模突击,冲向奥德河河口和斯德丁(Stettin),歼灭被孤立在但泽周围的德国军队。这些行动将在3月初前完成,以便将部队调往西面实施集结,准备对柏林发起最后的攻击。
2月10日,罗科索夫斯基奉命将第3、第48、第50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调给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从而使对付被困在东普鲁士的德军部队的苏军力量处于统一指挥下。!g+u+g+e\y/u_e!d?u·.?c.o?m·尽管大批部队被抽调,但罗科索夫斯基和他的参谋长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博戈柳博夫将军继续准备冲入波美拉尼亚,同时保持沿维斯瓦河的攻势。2月4日,第49集团军被调过维斯瓦河,同时,更多的援兵也被调拨给第70集团军。被称作“筑垒地域”的部队在维斯瓦河东岸接替了突击第2集团军麾下的各师,从而使这些师得以在格劳登茨南面跨过维斯瓦河,这又使其他部队可以被调至更西面。
炮兵部队也被调至罗科索夫斯基的左翼,而方面军的工兵部队,在米哈伊尔·洛夫维奇·切尔尼亚夫斯基的指挥下,将大批修复的受损车辆交还给前线作战部队。由于补给路线被拉长,车辆维修人员的效能有所下降,但与过去相比,苏联红军对受损车辆的修复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为前线部队保持作战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苏军被击毁的坦克数量、维修数量以及战役结束后剩余坦克的数量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许多车辆被维修了好几次。+衫_叶¨屋* _埂¨欣¢醉?全+德军的车辆维修组同样高效,不过,尽管这些维修组随时可以投入使用,但战斗结束后控制战场的往往是苏军,大多数受损车辆落在他们手中。因此,德国人被击中的坦克,大多是确确实实的损失,而苏军受损的战车,很多被交给维修组加以修理。
工兵们还忙着在维斯瓦河上构建桥梁,破裂的冰块向下游缓缓流淌,这使他们的任务更加复杂,另外,他们还负责布设或维护长达数百公里的电话线。维斯瓦河上架设起两条管道,以便将燃料迅速灌入燃料库,再从那里分配给前线部队——完成这一切时,沿维斯瓦河的进攻行动仍在继续。苏军的后勤能力确实已走过一段很长的路。
与此同时,政治宣传工作也在进行中。政治委员努力让战士们保持斗志,许多士兵认为战争即将结束,开始考虑躲避危险,以免在最后时刻牺牲,这必然会导致战斗意志的下降。各部队被鼓励写决心书,例如,坦克歼击第207营的一个单位写道:
我代表全体战士和军士宣布,苏联的力量摧枯拉朽,我们会对法西斯分子犯下的罪行作出复仇。被击败的法西斯士兵已多次试图逃避这种复仇。但希特勒分子们的哀求毫无作用。我们已进入德国,现在要让法西斯们付出代价。我们要消灭法西斯制度,这样,法西斯们就再也不能拿起武器侵略我们的祖国。[7]
与一月攻势发起前的情形一样,号召广大指战员对令人痛恨的敌人实施报复,在部队的准备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官员们曾正确地预料到,这是解决作战疲劳的有力手段。在高级政治委员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利用各个师和各个军办的报纸讴歌个别战士英勇事迹的重要性被加以强调。战后的记述也提及党的官员在确保“被解放”的波兰人得到红军良好对待方面发挥的作用,苏军士兵被号召投入到这场伟大的解放事业中。波兰人曾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