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不到头
甘肃应该发给伤亡官兵的抚恤金和赏银,经过户部批准的就有大约三十多万两,可是哪里去弄这笔巨款呢?于是规定四百两以上的分八年发放,二百两以上的分四年发放,以钞票和大钱搭配白银发放。一面通知将军、提督和总兵等照办,一面上报户部。这样算下来,每年不过两三千两。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大钱。你们现在还能见到的那种圆形方孔钱,每枚一文,我们那时叫制钱。太平军兴之后,军费开支剧增,铸钱的铜铅原料不足,作为贵金属的白银通货也奇缺。因此为筹措军费,朝廷在发行官票宝钞纸币的同时,从咸丰三年(1853)起先后鼓铸(以一)当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的大钱,接着又增铸(以一)当五的大钱,并拟铸以一当二百、当三百、当四百的大钱三种。(以一)当百以上者名“咸丰元宝”,(以一)当五十以下者名“咸丰重宝”。各种铜大钱发行不久,因市面折算日贱,流通渐形壅滞。如当千的大钱,只作七百、八百文或五百、六百文售用;当五百者作三百、四百文售用。朝廷于咸丰四年(1854)又收回(以一)当五百的大钱,当二百、当三百、当四百的三种大钱也同时停铸;次年,再停铸(以一)当一百、当五十的大钱。其后京城市面流通,只有(以一)当十、当五两种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