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者多,威权又盛,恐遭所弑,乃于十二月禅位与晋王。
晋王司马炎即皇帝位,号为武帝,建年泰始元年,追谥祖懿为孝宣皇帝,伯师为孝景皇帝,父昭为太上孝文皇帝,其馀文武官员尽行升擢。
封魏主奂为陈晋王,出居金墉城。
以吴尚存,未封宗室。
晋帝炎承三世之馀烈,将相同心,遂欲吞并江南,统一天下,乃与其贤臣太尉王祥、少保王览、太保何鲁、侍中荀勖、尚书令冯紞、裴秀、御史大夫王沉、司空荀顗、镇北将军卫瓘、护国将军王浑、鲁国公贾充、太傅王戎、尚书左丞张华、录尚书事山涛等,商议伐吴之事。
冯紞、荀勖上言,以为吴有长江之险,魏武操、魏文丕数出师江南,皆无功而退。
且吴未有衅,徒劳士马,不如养兵爱民,以俟其过,然后方可伐之。
贾充尤以为吴国已历三世,根深蒂固,未易可取,乃亦曰:“百年之寇非一朝之能即平者,宜待有隙而进。
臣所忧者在于西凉,不在吴也。
”武帝狐疑不能决。
会荆州刺史羊祜表到,言吴平则胡自定,宜乘孙皓酷虐,刑繁民怨,但当速济大功耳。
朝议多有不同,久而弗决。
羊祜闻知,叹曰:“不如意事十恒八九,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艰于后时哉!”独扬州刺史杜预、侍中张华赞祜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