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洪国易到底是同性恋吗?”女记者依然穷追不舍地纠缠在这个问题上。+d\u,a¢n`q.i-n-g\s·i_.~o?r!g·可以料想,这个女记者一定是一家靠出位新闻博取读者喜好的八卦周刊。
林水森虽然对这个女记者很是不满,但他还是很温和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至于洪国易的性倾向,可能要等法医验尸之后才能确定。毕竟这属于个人的隐私,从遗书上判定,主要的动机是男女感情纠纷。”
“遗书上留下了一个女人的名字——宜真。据说他在遗书里曾经说,他对不起宜真。请问宜真跟洪国易的关系?”另一名记者发问。
林水森在听了这个记者的话之后,眉头紧蹙。遗书的内容是绝对机密,这个记者竟然知道遗书里洪国易说过对不起宜真的话,实在是令林水森在惊讶的同时,佩服记者的消息灵通。
林水森凝重地看了一眼提问的记者,说:“目前警方仍然在寻找宜真的下落,还在洪国易的手机通联纪录中寻找线索。-纨^夲+鰰`颤¨ !已^发^布_蕞~欣?蟑,劫!也希望宜真小姐看到警方的声明,可以主动到案说明。据洪国易的朋友说,洪国易经常提起宜真这个人,但只是说她是个很好的异性朋友,但却从来没有邀出来跟大家一同见面。”
“组长,你刚刚提到洪国易并没有杀害黄纹璇和黄庸宪的明显动机,”这次又是一名男记者。“有没有一种可能,是黄庸宪和姚怡岑有暧昧关系,被洪国易发现了?”看来他也属于一家喜欢出位新闻的八卦周刊,希望这起案件与三角关系有关。
林水森心想,从同性恋、双性恋到三角关系、多角关系,这些记者的想象力实在很丰富。
当然,凶手的身分虽然很快就能够确定,但牵涉到的关系人太多,所以每一种可能性,警方还是必须详细检验。于是他回答道:“关于这一项猜测,警方一定会慎重考虑。不过,据黄庸宪的家属说,他们两人感情非常融洽,甚至已经到达论及婚嫁的程度。黄庸宪目前住在潭子乡,只有周末时才会到女友家过夜,我认为他跟姚怡岑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卡,卡-暁!税,徃_ ,唔/错?内¢容`”
“但是,现在新新人类的爱情观非常混乱,”这名男记者好像不太满意组长的回答,“今天一下子爱上A,明天又爱上B,不管是爱上谁,通常只要一个眼神就可以决定了,而且对方是异性还是同性,年纪是大是小根本就不重要……”
没错,虽然这名男记者爱乱编故事,但他对年轻一代的观察并没有错。正如一个年轻人在问卷调查里所说的一句话:年龄不是问题、距离不是问题,身高不是问题,就连性别也不
是问题,只要开心就好。
“为了小小的情感问题而决定杀人或自杀,这种社会事件愈来愈多。现代男女的感情生活,已经不是像我这种老头子可以想象了”——林组长心想。但是,如果他真的说有这个可能,那么这些记者一定会有更多离奇的故事好写,而这却只会增加死者与伤者家属的困扰。
无论如何,造成三死一重伤的重大刑案,绝对不能够找到小小的动机就随便做出结论。
其实,命案的真相关键,只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上——历劫不死、尚未苏醒的的姚怡岑。
只要她苏醒了,那么事实的真相就立刻呼之欲出。
但是,如果她一直不苏醒呢?如果她成了植物人怎么办?那么事实的真相,难道就只有屋里的那几只波斯猫知道了吗?
本书全部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重返刑案现场
作者:既 晴 高大成
幸存者证言
案发后隔日,罗天雄检察官接到了医院打来的电话。姚怡岑的主治医生兴奋地告诉检察官——姚怡岑已经苏醒了。罗天雄随即赶到台中总医院进行探视,希望能更为深入地了解命案的发生全过程。
姚怡岑是在事发当天早上八点四十分送抵医院的,那时因为颈部出血过多已经休克。经过紧急抢救并施以心脏电击后才恢复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