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鞋跟声的逼近,黄依依出现在门口。
安在天起身,道:“请进。”
黄依依落落大方地进来,开门见山地问:“怎么样,商量出结果了没有?”
安在天请她坐,说:“商量什么?”
黄依依坐下说:“是给我机会还是不啊?”
安在天也坐下说:“我跟谁都没商量。”
“你没跟孙书记商量?”
“我连你姓甚名谁都不知道,怎么商量?”
“你下去没向孙书记打听我?”
“向你本人打听不是更好吗?”
黄依依笑了,说:“就是,你不能找他打听我,我到了他嘴里,就成了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四不象。你看,是人都来应试了,就没我的份,凭什么不让我来应试,我哪一点比不过下面那7个人?我不是吹牛,我比他们都优秀。”
“你还是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我叫黄依依,不叫那个谁,博士学位,曾是大学里最年轻的数学教授,现在是数研所最年轻的研究员。著名的爱国人士,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革命;课题研究获过奖;去过苏联镀过金;单身,年龄三十有二……你看,我哪一样不符合你要人的四个条件?”
安在天笑了。
“你呢,也让我认识一下吧。”
“我叫杨小纲。”
“哪个单位的?”
“也是一个研究所的。”
“你们要人是去做什么呢?”
“做一个数学家能做和作为一个公民必须做的事。”
“别说得这么酸溜溜的好不好,杨先生。”
“这里没有先生,只有同志。”
“这又是一句酸话。”说完,黄依依径自大笑起来。
适时,窗外吹来一股风,把茶几上的试题吹开了一页,露出了题目。黄依依对上面的符号显然很是敏感,她扫了一眼,问:“这是你在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