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二日巳时,高宇顺总领的京鲁营六千人终于成功登上皮岛。-p′f·w^x¨w`._n?e/t\
若问为何从四月初一开始寻船,直到十二日才登上皮岛?
这倒不是他们自己耽搁时间,而是天津卫那边的情况实在复杂。
自崇祯六年登莱巡抚孔有德叛变,攻陷登州后逃往关外投降后金,朝廷便将登州水师改为三营,将部分水师移防天津卫。
这一安排已经过去八年,如今登州与莱州各有一营,天津卫塘沽口也有一营。
然而,由于孔有德叛变时带走了大部分船只,导致水师三营如今只有几百只哨船,以及十几艘中型炮船。
这些炮船都是二百料不到的小型船只,至于大型船一艘都没有,而作为巨无霸的大型福船,自天启初年起,就已经没有了。
这八年来,水师三营的船只数量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充,而高宇顺的京鲁营要登上皮岛,就必须依靠这些有限的船只,而这些船只运载量实在可怜。
令得庄卫千户愁的挠破脑袋,只能将实情汇报给高宇顺知道,高宇顺同样没辙,只好将事情传进宫中。
消息传回宫中后,朱有建指示,可以去大商处询问一二,他不能确定这些大商是否做海上贸易。
王德化亲自前往八大商处,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争取到了两艘用于货运的大型福船。¨c?n_x.i!u?b¨a¢o+.\n¨e!t.
这种福船在日常运营中常备人员大约六百来人,但如果不用运送货物,船上空间可以大幅扩展,人员承载量可以增加到千余人。
若是在极端情况下,不安排人员休息和睡觉,福船甚至可以装载两千余人。
虽然与三万多人的庞大需求相比,这两艘福船的运力显得捉襟见肘,但无论如何,这总算是有了船。
高宇顺仔细算了算,十三艘中型船大约能装载两千人,而两艘大福船则可以装载四千人。
这样一来,一趟下来就能运送六千人。
至于那些哨船,由于空间实在太小,高宇顺决定还是放弃使用它们运人,倒是可以作为护卫船只。
高宇顺站在码头上,望着眼前这两艘福船,心中既有些欣慰,又有些无奈。
虽然运力有限,但至少有了一个开始。他深知,这次行动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但只要能成功登上皮岛,一切努力都将是值得的。
四月初三日辰时,十三艘中型船率先出发,它们肩负着探路的重任,船上还带着蹲炮。
毕竟,谁也不知道海上是否会有后金的海船出没,提前做好准备总是必要的。,天\禧!小?说?网+ *免+费~阅¢读*
而两艘大福船则紧随其后,由于蹲炮并不占用太多空间,大福船上也携带了蹲炮,以备不时之需。
这次航行虽然用了九天时间,但福船上的船工们却认为这已经很快了。
按以往的经验,从出发地到皮岛通常需要十二天。
这次之所以能提前三天到达,主要还是运气好——海上没有遇见后金的海船,所以船只可以一路畅行,无需停留躲避。
当船队终于抵达皮岛时,船工们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高宇顺站在船头,望着皮岛的轮廓逐渐清晰,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这次顺利的航行,为后续的行动开了一个好头。
朱有建听说堂堂大明水师连一艘像样的大船都找不到,心中不禁有些不开心。
他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造出更多大船,以增强大明的海上力量,此时西方可是已经有了远航的战舰了。
不过,眼下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合适的造船材料和工匠,他只能暂时将这个想法搁置一边。
但是暗自下了决心,没有大明参与的大航海时代,不是好的时代,只有大明主导的大航海才有资格称为时代!
然后,他开始着手安排剩余的两万七千人。
他决定将其中七千人派往登州湾,作为高宇顺的接应人员。
同时,他还准备了一道圣旨,准备拿下登州督抚的权力。
这件事他交给了一个叫田有良的太监来负责。
田有良是高宇顺推荐的太监,认为足以胜任这个任务。
于是田有良带着一百名太监,领着七千人骑着战马,风风火火地赶往登州。
至于剩下的两万人,朱有建决定将他们安排入川。
他依然选择相信高宇顺推荐的人选,由一个叫林有德的太监来带队,林有德手下还有三百名太监。
高宇顺对林有德的评价很高,认为他对朱有建的“新编三十六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