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后的174团第一次军事会议上,烟雾缭绕的临时指挥部里,张老实正站在用弹药箱垒成的讲台前,唾沫星子飞溅到作战地图上。·E\Z`小\说/网. ¨更*新*最′快.
他手里那根教鞭是用迫击炮尾管改装的,此刻正戳着墙上一张手绘的\"勐古地区民生工程规划图\"。
\"同志们!\"张老实的声音震得屋顶的灰尘簌簌落下,\"咱们要在控制区内修二十公里道路,建五所学校,还有...\"他翻开那本边角卷曲的笔记本,纸页上还沾着昨天的南瓜粥,\"对了,还要给每个村配个医疗站。我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军民鱼水医疗站'!\"
冯大嘴把腿翘在会议桌上,钢靴底还粘着新鲜的红泥。他撇撇嘴:\"老张,你这是要当县长啊?咱们当兵的...\"
\"当兵的怎么了?\"张老实一巴掌拍在桌上,震翻了三个搪瓷缸子,里面泡着的野生普洱茶泼在了作战沙盘上,把标注缅军阵地的红色小旗都染成了褐色。
\"彭司令说了,枪杆子里出政权,锄头把子里出民心!你们看看这个——\"他突然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把稻穗,\"这是老乡们偷偷塞给我的!\"
刚被提拔为副参谋长的张帅弱弱举手,眼镜片在煤油灯下反着光:\"那个...我算过,修路需要三百吨水泥,相当于...\"他掏出个巴掌大的计算器按了几下,\"缅军一个营半年的配给量。\"
\"水泥?\"李拥军瞪大眼睛,手里正在削的木雕小马差点掉地上,\"咱们连擦屁股纸都缺,上哪弄水泥去?上次炊事班蒸馒头,还是用缅军钢盔当的蒸笼!\"
一直沉默的冷艳锯突然露出神秘的微笑,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缴获的缅军指挥刀刀鞘。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每次团长这么笑,不是有人要升官,就是有人要倒霉。
\"我有个主意...\"冷艳锯从兜里摸出个皱巴巴的烟盒,背面画着潦草的路线图,\"还记得上周俘虏的那个缅军通讯兵吗?他交代了点有趣的事情。¢优+品¢小.说_网! ?免·费\阅+读′\"
三天后的深夜,一支由改装农用车和缴获卡车组成的奇特车队,悄悄驶向缅军控制区。
打头的卡车上,张帅紧张地推着眼镜,每隔三十秒就要检查一次别在腰间的54式手枪是否上膛:\"冷、冷团长,这能行吗?咱们就带了一个排...\"
冷艳锯嚼着槟榔,含糊不清地说:\"放心,情报绝对准确。老马他们化妆成橡胶商人踩过点了,今晚缅军第44运输连要给前线送补给。\"
他忽然笑起来,露出被槟榔染红的牙齿,\"其中有三十车水泥,正好是张参谋长算的那个数。\"
车队在盘山公路的急转弯处埋伏好。战士们用芭蕉叶盖住车身,机枪手趴在装满芒果的竹筐后面。不一会儿,远处果然传来引擎声,车灯像萤火虫般在山路上蜿蜒。
当缅军车队头车转过山崖时,冷艳锯突然按下录音机开关。车载喇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最炫民族风》,山崖上瞬间亮起十几盏探照灯。藏在树上的侦察兵同时点燃鞭炮,炸响在峡谷里回声阵阵,听起来像重机枪连发。
\"什么情况?!\"缅军头车司机猛踩刹车,后面三辆车差点追尾。就在他们慌乱时,二十多个披着橡胶树叶伪装的\"果敢民主解放军\"从四面八方冲出来,手里的56冲全部装着空包弹——这是冷艳锯特意安排的,真子弹都留着打硬仗。
令人意外的是,带队的缅军少尉看清来人后,竟然主动跳下车,用带着云南口音的中文喊道:\"别开枪!我们是奉命来投诚的!\"他身后三十多个士兵齐刷刷举起白旗——仔细看是用军用内裤改的。
原来这根本不是什么运输队,而是早就想起义的缅军少数民族士兵。他们故意申请了最苦的运输任务,就等着找机会起义。·w*o*d*e_s,h!u-c/h?e+n?g,.!n*e^t\
冷艳锯尴尬地关掉音乐,广场舞神曲的余音还在山谷里回荡。他干咳一声:\"那什么...欢迎加入啊...\"转头小声对张帅说:\"快派人去车厢检查,万一是圈套...\"
张帅爬上车厢,手电筒照过去,顿时傻眼了——除了前两车确实是水泥,后面二十八车全是军火。起义少尉不好意思地解释:\"我们...我们寻思空手来投诚不太好...\"
第二天清晨,勐古村的孩子们惊奇地发现,村口突然堆满了印着缅文的水泥袋。张老实正指挥士兵们和泥砌砖,他身边站着个穿缅军制服却戴着红袖章的年轻人,正用结巴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