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可以无视这些信,却无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青州府,此地文风鼎盛,乃是泰昌北地有名的儒学重镇。府内名望最高的大儒,郑明远,在士林中德高望重,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他以维护儒家道统为己任,性格更是出了名的刚首固执。
当景云学堂的招生简章传到他手中时,这位年近七旬的老学究气得浑身发抖,将自己最心爱的一方端砚,“啪”的一声摔得粉碎。
“妖学!此乃动摇国本之妖学!”郑明远指着那份布告,须发皆张,怒斥道,“老夫治学五十载,从未见过如此颠倒黑白、蛊惑人心之言!若任由此等歪理邪说流传,圣人大道将毁于一旦!老夫绝不能坐视不理!”
盛怒之下,郑明远当即做出决定。
他唤来自己最得意的几名弟子,皆是青州府有名的青年才俊,在诗文辩论上小有名气。
“尔等即刻启程,前往景昌县!”郑明远声色俱厉地命令道,“名义上,是去与那六皇子‘交流学问’。实际上,你们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他的那些歪理邪说,一一驳倒!让他知难而退,自行关闭那所妖学,以正视听!”
“老师放心,我等必不辱使命!”为首的弟子张谦,自信满满地躬身领命。
于是,几天之后,几位身穿崭新儒衫、头戴方巾、神情倨傲的年轻士子,趾高气扬地来到了景昌县的城门下。
他们看着城门口热火朝天、尘土飞扬的工地,看着那些扛着石料、推着独轮车、浑身沾满泥土的百姓,眼中不约而同地流露出一丝毫不掩饰的鄙夷。
“哼,穷山恶水,刁民遍地。也难怪会生出那等不学无术的皇子。”张谦轻哼一声,摇着折扇,迈步向城中走去。
一场观念的剧烈冲突,己然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