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科举意在汇聚天下英才,选拔国之栋梁,重建清明朝纲,形式比较特殊,主要分‘文武工’三类,各类又分六小类。比如工类中‘抗灾部’的考题为,设计一套岷江治水方略。”
言握瑜将抗灾部考桌上的沙盘半抬起向四周展示,上面模拟了岷江一带的地形、水脉、水势等。
“谁能率先设计出最佳的方案,考官综合人力、费用、模拟施行时效果进行考评,最优者即可暂领工部尚书一职,次优者暂领工部侍郎一职,以此类推,在完成一项工程成果验收后即可正式任命。只要是恒朝人,除却禁考者,不管为官为良为商为伶贫富贵贱男女老幼,不管是何身份皆可参与。工部空缺职位补满后考题即关闭,试题均公开,考场维持直至招收满员为止。”
话音刚落,广场上更加沸腾。
工部营缮司一个小吏忍不住问:“陛下,考题有标准答案么?”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如果有答案,就存在有人通过贿赂考官偷答案等方式走捷径,那不是又回到了卖官鬻爵的情况吗?
黎永安微微一笑,当然是有答案的,答案就是都江堰,但这个时代不一定有人做出来,也可能做出来的方案不一样但效果更好,总之一切皆有可能。他选的大多数考题都是超越这个时代知识的难题,就是为了一次公平。
“都没有唯一答案,一切都是看效果,所有百姓都可作为考官,参与评价答卷的优劣。”
由于广场上人太多,言怀瑾通过扩音器将各部的考题都读了一遍,比如武类的弓箭部要求百步穿杨,文类户部的考题是在一炷香内计算国库一个月的账目,工类科研部的考题是研制使石墨自行转动的方式并维持时间最长等等,在没有计算器,没有蒸汽、电力等方式驱动的时代,是否会有人能成为先驱,引发技术爆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