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郡,徐氏族长徐芝看着手中的密信,眉头紧锁。,求*书.帮_ /已!发?布.最?欣·璋-结·
信是族弟从汝南送来的,告知刘复己经对当地世家开始登记造册,明为安抚,实为监控。
“族长,我们怎么办?”几位族老焦急地问道。
实在是士族家风好的刘复还客气一下,对一些名声差,家族中败类多的士族豪强,那真是毫不留情!
而他们徐家,家风不说多好吧,只能说根本没有这东西!
徐芝沉吟片刻:
“收拾细软,三日后出发,南下益州。”
“益州路远,刘璋能接纳我们吗?”
邓芝眼中闪过一丝精明:
“我们不以徐氏名义走,扮作商队。”
他展开地图,
“走汉水,入蜀道,沿途我己打点好关系。”
三日后,一支由三十多辆货车组成的“商队”离开南阳。
车上装满了丝绸和珍贵药材,底下却藏着徐氏百年积累的金银细软和族谱典籍。
徐芝本人扮作商队管事,骑马走在队伍最前。
第一天平安无事。
第二天傍晚,当他们在一处驿站歇脚时,一队骑兵突然包围了驿站。
“奉魏王之命,检查所有南下的商队!”
领头的校尉高声喝道。
徐芝心头一紧,却强自镇定,上前拱手道:
“军爷辛苦,小人是贩丝绸的商人,这是通关文书。\w¢z-s`x.s¢._c-o/m!”
那校尉扫了一眼文书,冷笑道:
“徐管事?好一个徐管事!"
他突然暴喝,
“南阳徐氏族人,一个不留!”
徐芝大惊失色,知道事情败露。千钧一发之际,驿站后院突然起火,顿时一片混乱。
徐芝趁机带领族人突围,却损失了大半车辆。
“族长,我们的财物……”一名年轻族人哭喊着。
徐芝咬牙道:“保命要紧!”
他心中猜想,这一定是刘复设下的圈套,故意放消息逼他们逃亡,再半路截杀。
十余日后,当残存的徐氏族人跌跌撞撞进入益州地界时,原本三百多人的大家族只剩不到百人,财物更是十不存一。
消息传到刘复耳中,这位魏王正在与荀彧对弈。
听完汇报,他落下一子,轻描淡写道:
“徐氏家产充公,宅院分给有功将士。”
荀彧手执黑子,迟迟未能落下。刘复抬眼看他:“文若有心事?”
荀彧轻叹:“大王,世家乃国之根基,如此对待……”
“根基?”
刘复冷笑,
“是蛀虫才对。”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
“这些世家占据大量土地和人口,却不肯为国出力。让他们走,我正好重新分配资源。”
荀彧默然,心中却忧虑重重——在他看来,刘复此举虽短期内能集中资源,但长远来看,失去世家支持,统治必将不稳。¨6+邀¢墈!书¨惘, ¢毋!错′内,容!
颍川荀府,荀彧请假刚回到家中,族弟荀重就匆匆迎上:
“兄长,钟家、陈家、徐家都逃了,我们……”
荀彧抬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进屋说。”
书房内,几位荀家族老己经等候多时。见荀彧进来,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立刻道:
“文若,刘复如此对待世家,我荀家不能坐以待毙啊!”
荀彧缓缓坐下:“三叔以为该如何?
“趁早离开!”
老者激动道,
“南下荆州或北上冀州……”
“然后呢?”
荀彧反问,
“像丧家之犬一样寄人篱下?”
他环视众人,
“我荀家的女儿现在是魏王后,我们若逃,置她于何地?”
众人沉默。荀重低声道:
“可刘复明显在清除世家势力,我们……”
“我们不同。”
荀彧沉声道,
“荀家世代忠良,我自有应对之策。”
夜深人静时,荀彧独自站在庭院中,仰望星空。
王后荀采上旬送来的密信中己经暗示,魏王刘复对荀家也有所防备。
留下是险,逃亡更是险上加险。
但他不知道,这是荀采询问过刘复之后才给的密信,到底是娘家人,还是要提点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