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悲嚎与怒吼如同惊雷,在联军大营上空炸响,将袁氏满门被屠戮的信息传遍每一个角落。_k!a!n`s,h_u+a?p.p?.¨n`e?t?
巨大的悲恸与滔天的恨意,彻底吞噬了这位西世三公的贵胄仅存的理智。
他不再是那个志得意满的盟主,而是一头被彻底激怒、只想撕碎仇敌的野兽。
第二日。
昨日经过诸侯劝阻,没有当时就发兵的袁绍,再也无法忍耐。
袁绍剑锋指向西方洛阳,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疯狂:
“发兵,发兵……屠了董卓满门!”
“盟主但有将令,末将愿率兵为前锋,首取虎牢关!”
王匡第一个响应,他不仅是袁氏旧部,更与袁绍私交甚笃,此刻双目赤红,一副忠心耿耿只想为袁家雪恨的样子。
鲍信紧随其后,咬牙切齿:
“董贼豺狼心性,今日屠袁氏,明日便要屠我等!唯有死战方能求生!”
他麾下将士亦是群情激愤。
袁绍麾下颜良、淳于琼等将更是按捺不住,纷纷请战,一时间帐内“复仇”、“踏平虎牢关”的吼声震天。
曹操心急如焚,再次上前试图劝阻:
“本初兄!冷静!董卓此举就是要激你失去理智!虎牢关险峻,吕布骁勇,此刻仓促进兵,必中埋伏!当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
袁绍猛地转身,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瞪着曹操,剑尖几乎要戳到曹操胸口,
“孟德!死的不是你曹氏满门!是我袁氏三百余口!血海深仇,如何从长计议?!
你爹若死了,你怕是比我还疯狂!
你若怕死,便留在此地!我袁本初,今日必取董卓狗头!谁敢阻拦,休怪我剑下无情!”
他此刻己是油盐不进,任何理智的声音都被他视为怯懦和背叛。_咸.鱼¢墈~书, *哽′辛?最`全+
韩馥被这杀气腾腾的场面吓得魂飞魄散,他求助般地看向刘复,希望这位实力强大的青州牧能说句话。
然而刘复只是面色冷峻地站在一旁,眼神深邃如寒潭,不发一言,仿佛眼前这场疯狂的请战与他毫无关系。
韩馥的心沉了下去,更加六神无主,只能颤声附和:
“盟…盟主节哀…一切…一切听盟主安排……”
声音细若蚊蝇,毫无底气。
袁术冷眼看着这一切,心中冷笑连连。他压下对叔父兄长之死的一丝悲恸,更多的是一种扭曲的快意:
袁绍,看你如何收场!他故作姿态,对身边心腹道:
“董贼残暴,人神共愤!速调纪灵领兵五千,随盟主前锋进军,务必打出我后将军府的威风!”
王匡得了前锋重任,当众拍着胸脯对袁绍立下军令状。
然而回到自己营中,却悄悄叮嘱副将:
“此战凶险异常。¢w′o,d!e*s¨h^u-c′h¢e.n`g?._c?o?m′董卓必有防备。你率本部精锐押后,若前锋遇伏或战况不利,不必死战,立刻接应我后撤!保存实力为上!”
显然,复仇的热血之下,也藏着自保的私心。
在袁绍不顾一切、近乎癫狂的催逼下,一支主要由袁绍本部(河内、渤海兵)、王匡军、鲍信军、各诸侯支持部队以及袁术派出的纪灵部组成的复仇大军,几乎是毫无章法、带着满腔悲愤,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向虎牢关。
曹操虽忧心如焚,却也无奈,只得率领本部兵马紧随其后,希望能稳住阵脚,减少损失。
虎牢关,这座天下雄关,如同蛰伏的巨兽,静静等待着复仇者的到来。
关上,“董”字大旗猎猎作响,守军严阵以待,刀枪如林,反射着森冷的寒光。关隘两侧山势陡峭,林木茂密,正是设伏的绝佳之地。
袁绍大军抵达关下,看到关隘上高高悬挂的数颗石灰腌渍、面目狰狞的头颅——其中一颗,正是他的叔父袁隗!巨大的刺激让他彻底疯狂。
“董——卓——!老贼出来受死!” 袁绍在阵前嘶声咆哮,目眦欲裂。
“攻城!给我攻城!第一个登上关墙者,赏千金,封万户侯!”
他挥舞着佩剑,下达了不计代价强攻的命令。
王匡、鲍信等将也红了眼,指挥着士兵扛起简陋的云梯,呐喊着冲向巍峨的关墙。一时间,箭矢如雨,滚木礌石倾泻而下,关墙下瞬间化作修罗场,联军士兵成片倒下,惨叫声不绝于耳。
然而,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