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第三日。这次刘复让王申带着几名仆役驾牛车跟着,车上装着各人礼物,用普通礼盒装着,上边写着各人名字。
并且里边还有刘复亲手所写的防疫策略。
这次菜品准备的较多,酒稍微少点,毕竟刘复又不是傻子,送礼的时候当然得让人清醒着不是?
送完礼物嘱咐大家回家再打开。
大家开始继续吹牛,吹了一段之后,有人聊到军事了。
一位士子兴致勃勃地说道:“我近日研读兵书,对古代名将的战法甚是着迷。如孙武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吴起的‘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西’,实在令人钦佩。”
“兵书虽好,但也要懂得灵活运用。”戏志才微笑着说,
“纸上谈兵,终究难以在实战中取胜。就如赵括,熟读兵书,却在长平之战中惨败,导致西十万赵军被坑杀。”
刘复点头赞同:“志才所言极是。用兵之道,不仅要熟悉兵法,更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如今这乱世,各地地形、民情各不相同,敌军的情况也复杂多变,若不能因地制宜、因敌制策,再好的兵法也无用武之地。”
“那依元晦之见,这当在何种地形下用何种战法呢?”王奎好奇地问道。
刘复沉思片刻,说道:“在平原地区,适合使用骑兵冲锋,利用其机动性和冲击力,迅速突破敌军防线;在山地,则要利用地形优势,设伏、奇袭,以少胜多;而在城池攻防战中,就要注重城防设施的建设和粮草的储备,同时,也要善于运用火攻、水攻等手段。”
“精彩!”戏志才鼓掌叫好,“元晦对兵法的理解,己达炉火纯青之境。”
戏志才在商业互吹方面向来不弱于人。“不过,除了地形,人心也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一支军队,若上下一心,士气高昂,即便兵力、装备不如敌军,也有可能取得胜利。”
“志才说得没错。”刘复接着说,“所以,作为将领,不仅要会用兵,还要懂得如何激励士兵,凝聚人心。要让士兵们知道,他们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战场上勇往首前,不畏生死。”
随后,众人又列举了许多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分析其中的成败得失,探讨其中的兵法谋略。时间悄然流逝,众人却浑然不觉。